第95章 你是我们运算所的人了...吧?(2 / 3)

    他们太清楚高振东做出一套多么了不得的东西了。

    可视化输入输出,这一套就能让全国现有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受益。

    自成体系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架构,这就是未来。

    全自主的机器指令集,以及配套的汇编语言,汇编编程可比机器码方便太多了,就算是编程后还是要打孔,汇编也比机器码效率高很多。

    再加上已经成型的循环值守程序,代码文本编辑器、汇编编译程序、常用数学工具包组成的集成开发环境。

    没错,在两人心里,这就是一套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高振东介绍的“极简集成开发环境”这个词被他们自动省略了,极简?扯淡,这叫极简,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

    这一切,甚至有一些在梦里都不曾梦到过,而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一刻,两人甚至有一种冲动――高工,来来来,我这个位置,你来坐。

    当高振东开始程序演示的时候,首次经历“NiHao,ShiJie!”震撼的两人,说出了一番让高振东梦回前世的话。

    所长:“这个程序,以后国内每个学计算机的人都必须学。”

    总工:“对,考试还要考,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什么时候。对了对了,今天几号?记下来记下来,意义重大啊。”

    高振东乐了,我先替日后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谢谢你们了,送分题啊这是,什么?这题源于我?那没事儿了。

    当高振东打开编制好的运算速度基准测试程序,两人焦急的等待程序跑完,看着最终的测试成绩,两人傻了,真的与现在最好的国产电子管机不相上下甚至有所超出。

    虽然因为字长原因,总体性能各有千秋,但是不是所有运算都要用到30位以上字长的,通过合理编程,这台机器一样能实现32位字长运算,慢就慢一点,总比一堆人排队等运算强太多了。

    想到这个,运算所总工问出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器件成本多少?”

    没问工时,这个东西,首先愁技术,其次愁器件成本,工时是啥?

    高振东算了算,晶体管二十来块钱一个,6000多晶体管,加上别的东西,他说出了一个让在场三个人差点跌一个跟头的数字:“大概15万到17万之间。”

    “多少?”三人异口同声的问。

    高振东再次重复了一遍。

    现场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和这个差不多的国产二代电子管计算机是多少?200万!

    还别说运行费用,这东西一看,比那个可省电太多了。

    运算所所长一把抓住高振东肩膀:“量产,马上!你现在就是我们运算所的人了。”

    十七机部领导在旁边轻咳一声,同志,你不要太过分哈。

    所长一听,讪讪的补充了一句:“借用,借用,哈哈。”

    然后领导转过头问高振东:“这笔钱你个人也出不了吧?有没有困难啊?”

    高振东一听,想瞌睡,这不来了枕头了么。

    这个事情到了这个级别的领导耳朵里,基本上就算是完满了。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又来了一遍:“我对象家里有点钱,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