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寒窗三进士(2 / 3)

赝太子 荆柯守 2477 字 7天前

sp;又拿着茶喝了一口,对着太孙说:“你呢,你看手中此文如何?能得几名?”

    苏子籍又起身对皇帝说:“皇上才是造命之主,钦点名次,全在一念之间,孙臣岂敢多言。不过,皇上既问起,孙臣不能不答——以孙臣看,此文章之人,可为进士矣!”

    四品考官其实靠的近,暗嘘着就已经看见了名字,额上已渗出细汗,大气也不敢出,这时听了,不由侧目。

    这番话说得中规中矩,就算想要挑刺,都毫无办法,还真是滑不溜丢!

    皇帝反却笑了,手里已是看完了最后一份卷子,此刻也放下了:“你说的次了些,岂仅仅是进士,临化县可出两个状元。”

    这话一出,基本就是将余律的状元之位给定下了。

    但皇帝接着又问着:“太孙有友如此,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听闻太孙还有一个同窗方惜,卷子可在?”

    旁就站着主考官钱圩,一直都不说话,此刻却不能沉默,被皇帝扫了一眼,也不尴尬,开口:“皇上,太孙的又一位同窗方惜,通过了贡试,自然也参加了本次殿试,只是……考卷都是糊名,非定名次,不敢揭开,臣也不知道。”

    这话说的堂正,皇帝也不以为意,说着:“你们素是名士清臣,朕信的过你们推荐,就按照你们推荐定名次。”

    “现在,就可拆卷了,找出太孙同窗之卷,让朕看看。”

    皇帝开了口,别说是现在就拆考卷,将五百份卷子里一份取来,就是五百人之外再取一人,也没人敢不从。

    这位皇帝这一二年可一向独断专行,最近做事也有些反复,但凡不傻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位老皇帝现在很敏感,稍不留神,就可能戳到皇帝的痛处,被直接降职都是轻的,若丢了性命,又或牵连了家人,才是要命。

    钱圩虽不惧死,也不愿意这等小事上触霉头,低首应是,监督着太监搬卷子拆名。

    皇帝跟前不能不留人随时回应,钱圩不能自己去,就派这位年轻考官回去,低语:“方惜的卷子,大体上是在贬落的卷子里,去抽出来……”

    “可是贬落的卷子按照制度也必须……”

    “都贬落了,名次也定了,自然可以拆开看,你快去抽来。”

    “是。”

    不一会,方惜的卷子果然从被贬落的卷子里抽出奉上了。

    皇帝接过来,展开一看,没看几行,就蹙起了眉,忍着看下去,眉挑了起来,有些似笑非笑。

    “太孙,你再看看这一篇。”

    皇帝又将这卷子递给苏子籍,苏子籍接过来一看,也是蹙眉。

    自己明明已是提点过方惜,为何方惜的文章却不见半点改变,甚至更加狂介了。

    其实到了殿试这一关的举子,在文采上已都不差什么,无非就是观点能不能取胜,能不能脱颖而出。

    方惜显然是没将自己那番话听进去,或者听是听了,但并不认同,还产生抗拒和反感。

    苏子籍暗暗叹息,将卷子徐徐合上:“皇上,此人虽是孙臣往昔同窗,可依孙臣看,还欠了些火候,宜回去再读几年。”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