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差点惹了祸事的发俸(1 / 2)

以贪治明 佚名 1388 字 2天前

“报谭郎中,西仓1到15廒,点验无误,实在漕粮一万五千石。”

“报谭大人,西仓22到28廒,点验无误,实在漕粮六千石。”

莫约一刻钟后,户部眾人陆续从西仓各廒中走出,来到西仓正门前,向主持工作的谭郎中匯报核验结果。每匯报完一个结果后,谭郎中便在一个小册子上,勾上一笔。

等点验环节结束后,谭郎中向著眾人微微拱手:“此番核验,辛苦诸位同僚。此间事了,各部可以准备起来了,一刻钟后,开仓!发俸!”

谭郎中话音落地,高达百人的户部眾,同时分成十三股小型的支流,分別在掛著各清吏司幡巾的桌前聚集。桌案前的椅子只有一张,那是属於高年资者的位置。

在陕西司三人互相推脱了一番后,张靖轩在座位上坐下。

“汉阳啊,我陕西司负责的京卫,你可记得清楚趁现在还有点时间,你抓紧复述一遍。”

“除京卫武学外,我陕西司还需负责景陵、献陵、长陵三卫,外加留守右卫、奋武营、三千营、隨侍营,以及直隶定边卫。”

“汉阳好记性,一会千万记住了,莫把俸粮发错了人,也莫要让其他卫的人,动了我们这边的粮食,不然这帐就扯不清了。”

其他卫所的人,动我们负责的粮食

李斌有点不理解张靖轩这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还不等李斌询问,开仓的时间到了。

隨著大运西仓的院门开启,乌泱泱一大片,或赶著牛车、驴车,或推著板车的士兵们,宛如后世春运一般。摩肩接踵地聚集在大运西仓的门前,各种运粮的板车,更是顺著来时的道路,绵延不知几十里...

在军士们的正前方,一群身著六品武官服饰的人,则宛如百米赛跑一般,以西仓大门开启为號,向著十三清吏司临时办公点疯狂衝刺。

“诸位大人,某乃留守右卫百户元...”

率先衝到李斌几人面前的中年百户,刚一开口,便被后续衝刺过来的人撞了一个趔趄。

“大人大人,这是我长陵卫的俸贴,劳烦...”

“景陵卫!这是景陵卫的...”

一切都发生於剎那之间。

从第一个百户衝到李斌几人面前,到李斌的耳边,宛如被十八只鸭子同时围攻,时间才过去十秒不到。甚至直到这会,李斌都回过神了,大运西仓的院门才堪堪开启完毕...

“都闭嘴!排队!”

顾不得思考,这帮起码也是正六品百户的武官们,为何在这s超市抢免费鸡蛋的大妈。只是听著耳边的哄闹,李斌便下意识地一拍身边的桌面,同时爆喝道。

“你们个个都是朝廷命官,如此吵吵嚷嚷、咋咋呼呼,成何体统!”

趁著眼前这群武官们,被自己吼得愣神的功夫,李斌又补充了一句。

此时,一眾百户,愕然地瞪著眼睛,看向李斌。包括李斌身边,张、王两位主事,也有点傻眼...

“体统体统是能吃还是能喝啊”

一个微弱的嘀咕,夹杂著丝丝嗤笑的声音,忽然从李斌面前的百户队伍里传来。

不等李斌开口斥责,王俊良反应飞快地给李斌拉到了一旁的空地上:

“哎哟,我的小祖宗欸,你差点惹祸了知道吗!”

“王主事...我...你这是何意啊”

李斌脑门上的雾水越来越重,合著自己疏导人群、维持发粮秩序还有错了

“你说我是何意亏你还是农户出身,你难道不知道这同样是粮,也分陈粮和新粮吗还是你觉得,这偌大的通仓內,全部都是新粮”

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王俊良的反问才一说出,李斌瞬间就明白了那群百户为何那般爭先恐后的根本原因:钱!或者叫,利益!

新粮、陈粮,价格不一样啊!

可在大明朝发俸禄时,却只规定了发多少粮,不规定这粮,到底是陈粮,还是新粮。

这就直接导致:假设同样是二石粮的月俸,若是新粮,则值银一两六钱到二两不等;可如果领到的是陈粮,这个价格最少都得打个八折,直接经济损失起步都是200文。

对普通军士而言,少了200文,那就等於他们五天白干!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些百户们,领回去的粮食,是陈粮,已知士兵们肯定是不乐意的。那士兵们的怨气,会衝著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