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所言这群租一事,小人已经明了。明日,小人便组织人手,將这事张罗起来。”
想明白了自己真正的风险,存在於何处后,张昌毅表现得很是乖巧。
躬身应事时,还不忘了问一句李斌:“小人斗胆,问贵府门第”
“孝敬就不用了,只望你今后,车货入京,莫避崇文。”
一听张昌毅问自己的住址,李斌便猜到了这傢伙想干嘛。
问自己的门第出身张昌毅还没那个胆子,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问自己家住何处,方便他送上“诚意”。或者叫,返点回扣
对於,是否借公事便利,给自己捞点回扣这事,李斌还真想过。
总得来说,这回扣吃到自己嘴里,那就是完全可以受自己支配的財產。比户部里,那些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调动的钱財来说,这“回扣款”使用起来,无疑便利甚多。
万一遇见那种,有急事要办,户部却拨不出银子、不好拨出银子的情况,自己也能动用这部分钱款应急。
正如內帑与户部太仓库的关係那样,就连皇帝,都会想办法在户部之外弄个独属於自己的小金库,方便行事呢。李斌自然也琢磨过,要不要给自己也整点私房备用金...
反正自己距离爬到四品大员,还为时尚早。只要自己不过四品,那便可以在大明律下合法经商,以钱生钱。
与此同时,经商不仅可以让这些钱更加灵活的生钱,还能方便自己洗白这些“回扣”,反过来保证自己的仕途安全。
更能在类似如今,借脏罚库发卖地契,撬动外城百姓入內城的变革中,更好的配合自己施为。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只是考虑到张昌毅如今,凑齐购房款都可称困难,李斌不想在这会给他凭添压力。
反正,只要张昌毅拿了刘宅,他就註定会站自己这一队。都是自己人了,李斌再去盘剥他,意义不大。
於是乎,李斌只对张昌毅提出了一个要求:按时按制,纳税。
“小人明白,过去小人车货进京,便不会避开崇文钞关,今后跟了大人,就更不会令大人难做。”
“如此便好...说说第二件事吧,卖粮!”
听到张昌毅的保证,李斌点点头。
中小商贾,本身实力、势力就有限。他们很难像那些背靠权贵的大商贾一样,將自己的货船藏进漕运船队,然后经朝阳门將货品、商品送入京师。
从而避开在朝廷在崇文门设置的商税徵收点,逃避纳税的义务。
所以,李斌这话说是警告,更是一种表態。
先小人后君子,直接告诉张昌毅:想跟我李斌混,你就不要指望我会用权势,给你开后门。我李斌,只保证你的安全,以及合法收入的赚取,不被其他强权影响和打扰。
而张昌毅的保证,也是在传达他明白,並接受这一合作要求的信息。
“我不知道世伯此番进京,货品中粮之多寡。但我户部山东司,欲改开中。九边取引的堪合,或將由关城守军核发。如此改动意味著什么,世伯可晓得”
“大人此言当真!”
张昌毅闻言,又惊又喜。
惊,是惊讶於已经被吃到文官嘴里的权力、利益,他们怎么会捨得交给武官
是朝堂得势者的更叠还是另有所图
喜,是没想到李斌居然连这种重磅的內幕消息都毫不避讳地告诉自己。
可见,自己在其势微时,倾力投效的选择,做得有多么正確。
“八九不离十吧...多的话,我不便言说。若是世伯手里,尚有存粮的话,还是儘早发卖了好,以免被人压价。”
“小人明白,便是大人不说,小人回去后也得卖粮。”
“切记保密!暂时就这样吧,时辰不早了,我就不送世伯了...”
“不必相送,不必相送。小人告退...”
目送张昌毅退出厢房,李斌没有上手摸琴,反而面露沉思。同时,眼神时不时便会瞥向厢房的门口,似是还在等人...
不消多时,又有一人迈步进入这教坊司的东厢房內。
来人带著一阵粉脂的香风,烛光下,倒影婀娜。
“二郎...”
温柔的呼声响起,来人却没有如往日那般,熟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