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秀墙(2 / 2)

呢”

这也確实是一种可能,尤其是力战型选手,只要把局面搅浑,面对谁都有那么一丝可能。

曹熏鉉扭头看了眾人一眼:“对尹江的研究,从现在就要开始了,每早一点,后边的棋手就会更轻鬆一点。

依田有什么好说的,他能进决赛是好事。

但如果真等尹江进了决赛我们再研究,就来不及了。”

曹熏鉉有绝对的权威,由他亲口確认的事,自然不会有人再质疑。

布局、收官以及中盘的扩张,都是眾人研究的对象。

曹熏鉉看著研究棋谱的眾人,他心中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尹江是二比零碾压贏我的选手,依田算哪根葱,也能在落后於尹江的情况下进决赛”

曹熏鉉和李昌浩已经被淘汰,泡菜棋手现在也只剩下两位,因此大部分棋手最近也没棋赛可下对於曹李师徒来说,最近的比赛就是三星杯之后的真露杯。

三国擂台赛。

不过那个比赛尹江参加不了,这倒是让曹熏鉉还多了几分庆幸。

华国的什么聂马,或者更差些的曹大源刘晓光之辈在他眼里都不够看,只有尹江这个年轻小將,让他实在心里没底。

应氏杯也还是一个大门槛啊。

曹熏鉉不得不为以后的比赛担心,不过针对性研究开始以后,尹江应该也要倒霉了。

无论任何体育赛事,针对性研究都是新秀难以逾越的天堑。

很多新秀风光无限,靠的就是出乎意料的路数。

但隨著他们崭露锋芒,就会第一时间遭到针对和战术限制。

针对技术、习惯、以及整体战术多方位的对他们进行限制。

足球、篮球、桌球都是如此。

新秀墙!

要么靠恐怖的实力撞破新秀墙,要么被新秀墙磨光所有的潜力泯然眾人。

而即使是最顶尖的天才,面对这种集体性的研究也还是会遭遇各种坎坷。

而曹熏鉉就是这样慧眼独具,在尹江一个世冠都还没拿到的情况下已经未雨绸繆,提前在为尹江搭建新秀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