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汉军脱困(2 / 3)

汉楚 三剑等云青上 2658 字 12天前

围巾遮挡,只露出一双双充满野性、如同能吃人的眼睛。

他们的兵器在雪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那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寒意。

北方是一列列乌骊马,黑色的身躯犹如暗夜的幽灵,在雪地的映衬下更显神秘与恐怖。

它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酷与凶悍,让人不寒而栗。

马蹄重重地踏在雪地上,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死亡的鼓点。

马身上的鞍具装饰着狰狞的兽骨,在寒风中摇晃,出阴森的碰撞声。

这些马匹像来自黑暗的深渊,带着无尽的恐惧和压迫。

每一匹马的呼吸都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团团白色的雾气,增添了几分诡异的氛围。

南方则是毛色火红的行骍马,那鲜艳的毛色如燃烧的烈焰,炽热而凶猛。

它们高昂着头颅,鼻孔喷着白气,如同是一片燃烧的火海,给这冰天雪地的世界带来了一抹别样的炽热与狂野。

每一匹马都焦躁地踏着蹄子,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冲入战场,吞噬敌人!

它们的嘶鸣声在山谷中回荡,震人心魄。

这些骑在战马背上的匈奴勇士们,面容狰狞,挥舞着长刀,散着血腥与残暴的气息。

他们的喊叫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召唤。

这震撼的场面令人胆寒,汉军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牢笼之中,四周都是匈奴铁骑那强大而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山上的汉军士兵们,在寒风中瑟瑟抖,他们的脸色苍白,嘴唇冻得紫,犹如熟透的桑葚,毫无血色!

双手长满冻疮,红肿不堪,皮肤开裂,渗出丝丝血水,连握住兵器都显得十分艰难。

士气逐渐低落,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恐惧,曾经的豪情壮志已被这残酷的现实消磨殆尽。

他们的甲胄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行动变得迟缓而笨拙。

一些士兵的伤口在严寒中已经冻住,血与冰凝结在一起,形成了触目惊心的景象。

伤口处的血水已经凝固,呈现出暗黑色,与周围的冰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邦心急如焚,他紧皱眉头,额头上的皱纹如沟壑般深刻,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焦虑与不安。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脚下的枯草被踩得嘎吱作响,如同他内心烦躁的宣泄。

心中懊悔不已,恨自己的冲动与鲁莽。

他多次组织突围,汉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匈奴的防线。

可匈奴的防守固若金汤,犹如铁桶一般!

每一次冲击,都被匈奴的强弓硬弩无情地击退

那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过境,遮天蔽日。

箭头刺破空气,出尖锐的呼啸声,无情地射向汉军。

鲜血染红了雪地,伤者的呻吟声在山谷中回荡,声声凄厉,让人毛骨悚然。

汉军的冲击均以失败告终,双方损失惨重,却依旧相持不下。

在这艰难的几天几夜里,刘邦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他躺在冰冷的营帐中,望着帐顶,脑海中思绪万千。

那帐顶的破旧帆布在寒风中微微晃动,仿佛也在诉说着这绝望的困境。

他深知若再无转机,自己和这支军队恐怕都将覆灭于此,成为这荒野中的孤魂野鬼。

这时,陈平目光闪烁,宛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献出一计。

刘邦采纳了陈平之计,派遣一批使者,趁着大雾弥漫,悄然下山。

使者等人身背沉重的行囊,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背负着整个汉军的希望。

他们的脚步轻缓而坚定,生怕惊动了匈奴的岗哨。

那沉重的行囊压弯了他们的腰,却压不垮他们求生的意志。

他们来到匈奴人的区域中,向冒顿单于的阏氏,献上了那璀璨夺目的珍宝。

阏氏见财眼开,目光中满是贪婪,那光芒比珠宝还要耀眼。

使者见状,便按照陈平的授意,压低声音对阏氏说道:

“汉朝有几十万大军正在赶来救援,明日或许就会抵达。

而且汉朝皇帝有神灵庇佑,并非凡人!”

“倘若单于执意攻打,即便夺下汉地,也难以长久居住。

况且,单于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赵利相约会合,可他们至今未到,恐怕其中有诈?万一他们与汉朝暗中勾结,里应外合,那单于可就危险了!”

单于的老婆阏氏听后,心中忧虑顿生。

她本就深得冒顿单于的宠爱,朝夕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