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小网兜。
他把小网兜递给刘病已,然后自己也拿了一个,带着刘病已走进河里。
开始时,刘病已总是扑空,但他不气馁,眼睛紧紧盯着泥鳅游动的方向,慢慢地掌握了技巧,每次捉到泥鳅都会兴奋地欢呼起来,那清脆的笑声在小河边回荡。
捕蝉的时候,他们会提前准备好长长的竹竿和自制的面筋。
他们先把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放在水里反复冲洗,直到只剩下黏黏的面筋。
他们把面筋粘在竹竿的顶端,悄悄地靠近树上的蝉。
那紧张又刺激的过程让刘病已乐此不疲,当竹竿靠近蝉时,他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成功粘到蝉的那一刻,他脸上洋溢着无比自豪的笑容,后来善良的他,又把蝉给放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刘病已渐渐长大,他长成了一个俊朗的少年!
他深知农家对他的养育之恩,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
农忙时节,他会跟着男主人天不亮就下地。
清晨的田野还弥漫着薄薄的雾气,刘病已扛着农具,脚步坚定地走向田地。
收割庄稼时,他的动作又快又稳,熟练地握住镰刀,弯下腰,将成熟的庄稼一把把割下,一捆捆的庄稼在他手下整齐地码放着。
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但眼神中充满了干劲。
闲时,他还会帮着女主人修缮房屋。
他爬上屋顶,接过女主人递上来的瓦片,小心翼翼地填补着屋顶的漏洞。
他在屋顶上灵活地移动着,动作敏捷得像只小松鼠,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影。
然而,平静的乡村生活中也并非毫无波澜。
有一次,村里遭遇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
刘病已看着农家人忧愁的面容,心中暗暗誓,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他跟着村里的长辈们一起去寻找水源,每天早出晚归。
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寻找水源的艰难旅程。
他们翻山越岭,走过崎岖的山路,鞋子磨破了,脚也磨出了血泡,但刘病已依旧咬牙坚持。
每到一处可能有水的地方,他就会和长辈们一起仔细查看。
他们会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听是否有水流的声音,或者观察周围的植物,看是否有水源的迹象!
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找到了一处隐藏的地下泉水。
当看到泉水涌出的那一刻,大家都欢呼起来,刘病已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股泉水真是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可就在大家刚松了一口气时,一场突然蝗灾又席卷而来
漫天飞舞的蝗虫瞬间将仅存的一点庄稼啃食殆尽。
刘病已心急如焚,他四处打听防治蝗灾的办法。
他跑到村里的长者家中,虚心地请教,长者们告诉他一些传统的方法,其中就包括用火驱赶蝗虫。
于是,刘病已便带领着小伙伴们,与一些村民们日夜守在田间。
夜晚,田野里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刘病已手持长杆,眼睛布满血丝,但始终警惕地注视着田野。
蝗虫扑向篝火时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他的脸上满是坚定。
他大声地指挥着村民们,让大家保持警惕,不要让蝗虫靠近庄稼。
村民们在他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与蝗灾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搏斗。
蝗灾过后,村里的粮食储备几乎耗尽,大家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刘病已决定前往附近的城镇寻找救济粮!
他背着一个破旧的布袋,踏上了艰辛的旅程。
他一路上风餐露宿,遭遇了不少困难。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伙强盗,那伙强盗骑着马,手持长刀,拦住了他的去路。
强盗们看着他身上那破旧的布袋,以为里面有什么财宝,便企图抢走他身上仅有的财物。
刘病已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凭借着机智和勇敢,他开始与强盗们周旋。
他假装害怕地求饶,趁强盗们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冲向路边的树林。
强盗们反应过来后,在后面紧追不舍!
刘病已在树林里如猴子般蹦跳灵活地穿梭着,利用树木的掩护躲避强盗的追击。
最后,他躲进了一个山洞,在山洞里他屏住呼吸,听着外面强盗的马蹄声渐渐远去,等强盗走远了才小心翼翼地出来继续赶路。
终于,刘病已到达了城镇,他向当地的富商和官员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