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楚王殿下,这种事情,我哪里敢骗你?(第3更来了)(4 / 5)

大唐孽子 南山堂 4617 字 10天前

   “石老四的地也已经收割完一亩了,亩产三百二十四斤。”

    房玄龄和戴胄的身后跟了几十个管事和胥吏,算是来监督、确认水稻的产量是否属实的。

    就连御史台也有几个人凑热闹的过来看看,看看楚王府有没有弄虚作假。

    “房相,如今已经收割了几十亩地了,最差的一亩也收了两百八十斤稻谷,这可比粟米的产量要高多了。”

    李宽明里暗里的怂恿着房玄龄他们帮忙推动水稻的种植,看的房玄龄一阵好笑。

    这个楚王殿下,还真以为只有他一个人心系苍生啊。

    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自己还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

    “楚王殿下,你放心,推广水稻的事情,房相跟我早就与陛下商讨过了,一旦这里的稻谷产量确定了,那么这些水稻,户部将出面全部收购,用来作为水稻推广的稻种。”

    戴胄在一旁微笑着说道。

    几万亩的水稻,全部都拿来作为稻种的话,哪怕有一半的损耗,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能够推广种植的面积也是非常巨大的。

    “当真?”

    李宽听了心中一喜。

    这南洋的水稻品种,产量要比大唐的高一倍。

    但是,别以为产量大就一定能够很容易的推广。

    对于许多农户来说,他们宁愿种植自己熟悉的种植,也不愿意种朝廷推广的所谓的“高产”种子。

    因为他们的人生,容不下哪怕是一年的收成损失。

    要是因为种植了新的种子,到时候颗粒无收,那么农户们面对的,基本上就是家破人亡的结局,除了逃荒,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

    这也是历史上土豆、地瓜和番薯的种植,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普及开来的原因。

    这些农户,只有当亲眼看到新的农作物产量很高的时候,才会积极的跟随种植。

    可如果周围谁都等着别人做小白鼠,这个头又怎么开呢?

    “楚王殿下,这种事情,我哪里敢骗你?”

    戴胄想到不用几年,大唐的粮食产量说不准就能增加几成,甚至是翻一番,满脸都是笑容。

    本来他准备今年底就告老还乡的,因为推广水稻种植的事情,他准备再干一年。

    “那陛下是否考虑过把云中都督府的胡人内迁到山南道和江南道各处开荒种地呢?”

    “这个……”戴胄看了看房玄龄,没有回答李宽的问题。

    “楚王殿下,兹事体大,还需要从长再议。如今薛延陀人正在北疆作乱,要是把那里的突厥人内迁了,那么薛延陀人岂不是更加嚣张了?”

    房玄龄倒也不是不支持李宽的观点,相反的,这些胡人很多都是靠不住的,一旦等到大唐内部变得虚弱,就会叛乱。

    所以把他们内迁到远离草原的江南道,让他们从一个牧民变成农夫,几代之后,哪怕还有威胁,也不比南蛮的威胁大到哪里去。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