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辽东城的百态(4 / 6)

大唐孽子 南山堂 5953 字 12天前

时候《辽东日报》对于刚来的辽东的人来说,就是居家必备的好东西。哪怕是我们卖十文钱一份,也有人要吧。”

    金鑫的脑子很是灵活,在下定决心支持自己阿耶搞报纸之后,立马就有了一些思路。

    很显然,走《大唐日报》这样的大报社的路子,短时间内肯定是行不通的。

    现在已经发现很多人对辽东的事情感兴趣,那就专门写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就行了。

    读者喜欢什么,我就些什么。

    金鑫觉得这应该就是《辽东日报》的办报宗旨。

    “没错,到时候我们的《辽东日报》肯定可以成为辽东百姓家喻户晓的报纸,为我们金价家带来丰厚的收益。指不定到时候金太打铁铺子也还得花钱来我们《辽东日报》上面来打广告呢。”

    金华越说越兴奋,仿佛自己已经成功的办了一份报纸。

    读了这么几年的报纸,金华对于报社的影响力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行,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快。大哥现在已经选好了作坊修建的地址,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很少回来住。我们可以先在宅子里找一个小院子,先作为《辽东日报》的办公地点。至于稿子的问题,我觉得阿耶你可以自己写一部分,然后我们花钱聘请人写一部分,等以后才考虑聘请专门的写手。”

    金鑫显然很清楚自己阿耶如今面临的创业境况,知道小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敢为世界先,这才会《辽东日报》的发展机会。

    否则,不用两个月,辽东城可能就会有《辽东晚报》、《辽东报》、《北方日报》之类的报纸,把《辽东日报》的生存空间给挤压掉。

    “吾儿此计甚合我意,就这么办了!现在也别逛了,赶紧找金太帮我们担保,去大唐皇家钱庄的分号贷一笔钱出来再说。”

    金华说完,就掉头往回走。

    快节奏的辽东城,让他生出了一种时不待我的感觉。

    已经年过四十的他,重新焕发出了新春。

    ……

    “王爷,这辽东城恢复元气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不少呢。”

    在辽东城的大道上,王玄策跟在李宽身后,有点感慨的关注着四周的一切。

    按理来说,战乱之后,应该是民生调蔽,商业凋零才对。

    但是辽东城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

    要是那泉仆思泉下有知,估计心中会非常郁闷吧。

    “辽东城已经攻下了两个多月了,当初里面遭受到的战乱的破坏又相对有限。如今有大量营州、幽州过来的商家,还有从长安等地远道而来的各种人,自然就热闹了。一个地方,只要有商业价值,就会吸引人的到来,就会热闹起来。你看那登州,以前不也冷清的要命,现在呢?”

    辽东毕竟生活了超过两百万人,作为辽东第一大城的辽东城,人口就超过了二十万。

    如今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人员进入,再加上大唐的大军还驻扎在这里,实际生活的人口已经有三十万了。

    大家也别觉得三十万少,认为后世随便一个地级市都是人口超百万,甚至一些县里面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