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开年不吉(5 / 7)

大唐孽子 南山堂 6610 字 12天前

民怎么办?

    下令诛杀李佑吗?

    那他李忠岂不是变成李世民父子相残的罪人了?

    这个帽子,可是不能轻易带的啊。

    “哼,那朕就让刑部尚书刘德威亲自前往齐州确认,看看到底是权万纪说谎,还是李佑这个孽子无法无天!”

    李世民觉得最近几个月,诸事不顺,成功讨伐高句丽的喜悦,早就被冲击的所剩无几。

    如今,只剩下各种烦恼。

    而高处不胜寒,帝王就是寡人,很多时候,他根本就找不到交流内心的人。

    ……

    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

    朱铜朱银两兄弟面色郑重的推演着最近的天气变化。

    作为大唐最专业的气象观察员,他们两兄弟如今也算是小有名气。

    哪怕是太史局的李淳风,也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比不上他们了。

    “二哥,未来三个月,很可能都不会有什么降雨。虽然去年冬天下了好几场大雪,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三个月后还是没有降雨,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朱铜放下鹅毛笔,面露忧色的站在窗前。

    一月份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但是今年正月却是没有像去年冬天那样继续下雪。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的非常好,各种水车的运用也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只要渭水这些河流里头有水,三个月不下雨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我是担心这种干旱的天气,会带来其他的灾难啊,你要知道,那个蝗虫是最喜欢在干燥的淤泥里生长的。”

    朱银想的东西,已经超过了气候本身。

    观狮山书院的农学院,是大唐各个书院中最厉害的。

    除了研究各种植物的种植,农学院的教谕们还跟气象研究所一起探索蝗灾的预防和防治。

    毕竟,贞观初年的时候,关中地区就发生了比较大的蝗灾,而大唐的其他地方,也是几乎每年都会收到一些大大小小的蝗灾消息。

    对于以农为本的封建王朝,蝗灾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蝗灾?二哥你是担心今年会有蝗灾?”

    朱铜听了这话,脸色都变了。

    虽然他没有亲自见过大规模的蝗灾,但是各种各样的相关文章,却是没有少看。

    毕竟,要研究大唐的气候变化,蝗灾、水灾、旱灾等各种灾难的信息,就是不可避免要接触的。

    “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我准备先撰写一篇论文,发表着《科学》杂志上面,也算是提前给大家预警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对于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和学员来说,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论文,已经是一个衡量自己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了。

    论文的数量将会直接影响教谕们的薪酬和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