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热闹的南洋(4 / 5)

大唐孽子 南山堂 4297 字 12天前

的新闻敏锐性是非常强的。

    很显然,普通唐人出海之后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这绝对是大唐百姓喜欢看的故事。

    如果这两唐人在长安城还有比较多的朋友,经过他们的口口相传之后,这个故事的影响力将会更加上一个台阶。

    “没问题,他们如今就在蒲罗中内城里头,我等会告诉你一个地址,明天就说是我介绍你过去的。要不然他们不一定愿意见你。”

    尉迟环很清楚现在王大力和阿南的顾虑。

    人怕出名猪怕壮。

    他们刚刚拿到几万贯钱,自然害怕有人打他们的注意。

    所以这几天都过的非常低调。

    在内城购买了一处院子之后,几乎足不出户,想要等这波热潮尽快过去。

    ……

    造纸术不是什么秘密,许多国家现在都能自己制作纸张。

    但是快速、低成本的制作质量上乘的纸张,这就是一个秘密了。

    现在除了大唐,还没有哪个国家掌握这样的技术。

    换句话说,大唐的纸张,现在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在蒲罗中外城的一处院子当中,文达明跟尉迟环看着一张张纸张变成了一份份的报纸,心情也变得激动了起来。

    这段时间,文达明在蒲罗中待得很舒服。

    不过让他遗憾的是,每天看到的《大唐日报》也好,《长安晚报》也好,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月以前的。

    这种时效性,肯定让作为专业新闻人的文达明感到了不方便。

    所以在采访了王大力和阿南之后,他灵机一动,再次来到了尉迟环面前,跟他提出了开设属于蒲罗中自己的报纸的想法。

    尉迟环跟在李宽身边做事,自然也知道发展报纸是一件有利可图,掌控舆论的好事。

    只不过之前大家都习惯了看长安城过来的报纸,没有想过要正式的开设报社,所以南洋这里,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

    《南洋日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而今天头版头条上面,就刊登了王大力和阿南发家致富的故事。

    当然,平安贸易的锡矿,虽然已经喧喧闹闹的折腾了挺长时间了,文达明还是专门为它留了一篇文章。

    “文郎君,这《南洋日报》以后可就交给你了。至于《大唐日报》那里,我已经写信让人带回去,到时候楚王殿下也好,骆宾王也好,应该都会同意你留在蒲罗中的。”

    自己治下有了专门的报社,尉迟环的心情也是不错的。

    看着一堆堆的报纸被装上了马车,准备运往各个地方售卖,尉迟环觉得蒲罗中跟长安城更加相似了。

    “没问题,我会尽快培养属于《南洋日报》的写手,吸引更多的大唐士字来到南洋。今年开始,长安城各个书院都开始扩大了招收学员的规模,在好些州府,也开始筹划修建新的书院,到时候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蒲罗中,让这里彻底的跟大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