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得自己去挣钱(2 / 3)

几十年来的规矩。现在,陆扬要把它彻底打破。

    “这……这不行!”一个负责材料学的研究所所长,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脸色煞白,“陆局长,保密条例怎么办?我们的技术,很多都是绝密,怎么能对民间企业开放?万一技术泄露,这个责任谁来负?”

    “责任,我来负。”

    陆扬的回答简单直接。

    “各位,我们的发动机叶片,为什么寿命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我们的高强度钢,为什么杂质总是超标?我们的电子元器件,为什么可靠性总是上不去?”

    他看着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技术人才,都圈在了这几个院子里!我们关起门来,重复地踩着别人已经踩过的坑!而真正有活力的,有创新能力的力量,却被我们排斥在外!”

    “从今天起,规矩改了。”

    “谁能解决问题,谁就上。不管他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我只要结果。”陆扬的语气不容置疑,“保密不是故步自封的借口。把技术锁在保险柜里,它就是一堆废纸。只有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变成能打赢的武器,它才有价值!”

    会议室里,再没有任何声音。

    所有人都被陆扬这雷霆万钧,不留任何余地的手段给镇住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

    陆扬在军工圈子里点起的那两把火,烧得整个体系都有些措手不及。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年轻人会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这番大动作带来的影响。

    可谁也没想到,陆扬的第三把火,来得更快,也更猛。

    几天后,一场由最高首长亲自主持的战略闭门会议,在京西一处不对外开放的招待所召开。能参加这场会议的,除了军委的几位核心领导,就是各军种、国防科工委以及几个核心工业部的最高负责人。

    会议的气氛很严肃,议题是关于战后总结和未来五年的国防发展规划。

    当讨论进行到军费预算和工业升级的环节时,整个会议室都陷入了一种沉重的沉默。

    账本摆在桌上,谁都看得清楚。国家底子薄,百废待兴,能挤出来投到国防工业上的钱,实在是有限。想要全面升级换代,靠那点拨款,无异于杯水车薪。

    “没钱,就什么都干不了。我们总不能一直指望陆扬同志一个人,给我们变出新东西吧?”一位主管后勤的老将军,叹了口气,说出了所有人的心里话。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坐在末席的陆扬身上。

    从会议开始,他就一直没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最高首长看向他,语气温和:“陆扬同志,你是一线回来的,又是搞技术的,你的想法,很重要。说说看。”

    陆扬抬起头,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那份令人发愁的预算报告上。

    “首长,各位领导。钱,确实不够。”

    他的开场白很直接,让在场不少人都皱了皱眉。

    “光靠国家拨款,我们想在十年内追上西方,不可能。我们的基础工业太差,缺的东西太多,那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