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孙教授,您看到的是老图纸上的问题。在我这里,它已经解决了。”
孙教授的脸涨红了。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对方不但发现了问题,还把解决方案都做好了,而他这个专家,还拿着旧图纸在这里指出问题。
他捏着图纸的手开始发抖。
他发现,自己那些知识和经验,在这个年轻人面前,什么都不是。
车间里再也没有人说话。
只剩下人们的动作和机器的声音。
“一组,悬挂吊臂准备!”
“天车!向左移动半米,慢点,对准基座接口!”
“三组,把那边的枕木垫高二十公分!”
陆扬的声音在车间内回响,他在各个工位之间走动。他时而上手,用扳手拧紧一颗螺栓;时而站远,看着整个装配的进程。
最让老专家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陆扬对现场工具的使用。
这个车间里,除了头顶的行车,没有别的大型吊装设备。可陆扬,就靠着几台千斤顶,几组滑轮,再加上十几个人配合,把重达数吨的悬挂系统和负重轮,一个一个精准地装了上去。
整个过程很流畅。
原本在所有人看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在陆扬的指挥下,几个小时就有了样子。
那堆“废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组合起来。
“太快了……这怎么可能!”
“你看他指挥的位置,每次都正好,好像他已经在这里演练过很多遍一样。”
谷总师的拳头攥紧了。他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天才,更是一种新的,能改变整个红星厂,甚至整个龙国军工生产模式的希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当最后一部分悬挂模块被吊起,准备和巨大的底盘合拢时,所有人都停下了呼吸。这是整个组装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天车发出声音,巨大的钢铁部件在空中下降,靠近底盘上预留的安装接口。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就在两个部件即将结合的那一刻。
“嘎吱——”
一声金属摩擦声,在车间内响起。
正在下降的悬挂模块,在距离安装位还有几公分的地方,卡住了。
负责操作的技术员脸色变了,他尝试微调角度,可无论他怎么操作,那个部件就像被什么东西别住了一样,一动不动。
整个组装工作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陆扬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快步走了过去。
他钻到底盘下面,看了一眼,脸色沉了下来。
问题出在一个关键的承重轴承上。那个轴承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产生了肉眼看不见的锈蚀和变形,导致它无法滑入底盘的轴承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