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新旧对决!(2 / 3)

nbsp;  陆扬没有过多解释,直接拿起电话,拨通了车间主任的号码。

    “通知下去,孙福的班组,按老规矩继续总装那辆半成品。另外,从各个车间抽调一批年轻工人,组成一个新的班组,由陈康年总工带队,进行模块化总装。我们比一比。”

    消息传开,整个总装车间都议论纷纷。

    新旧对决?

    这下矛盾直接摆在了台面上。孙福那帮老师傅很不服气,一个个憋着劲,要用自己几十年的手艺,给那个年轻人好好上一课。

    第二天,一场特殊的比赛,在总装车间里拉开了序幕。

    车间的一侧,是孙福带领的传统班组。他们围着那具已经完成了底盘的坦克骨架,敲打声不绝于耳。老师傅们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动作看起来很有信心。

    而在车间的另一侧,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新成立的模块化班组,几乎看不到传统工具。几台巨大的龙门吊在轨道上无声地滑行,地面上画着清晰的黄线,五个独立的模块生产区内,年轻的工人们操作着各种没见过的设备。

    激光对准仪投射出红色的十字线,将每一个接口的定位精确到毫米以下。大扭矩的电动扳手发出低沉的嗡鸣,按照预设的参数,将每一颗螺丝拧到合适的位置。

    这里听不到敲打和争吵声,只有设备运转的声音和组长用对讲机下达的简短指令。整个班组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人都是一个高效运转的零件。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半天后,孙福的班组终于将发动机小心翼翼地吊装进了动力舱。接下来是更复杂的管线对接和传动轴校准,又得花上好几个小时。

    而另一边,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五个已经独立完成所有内部装配和测试的巨大模块,被龙门吊依次吊起,缓缓移向中央的总装平台。

    第一个,是集成了悬挂和行走机构的底盘模块,稳稳落下。

    第二个,是包裹着厚重装甲的动力模块,被精准地嵌入底盘后方。

    “咔!”

    一声清脆的金属锁死声传来。所有预设的管路和电路接口,在液压助力下,自动完成了对接。

    紧接着,是炮塔模块、火控模块、反应装甲模块……

    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钢铁部件,在吊车的牵引下,以一种很高的精准度,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

    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围观的工人和工程师们,渐渐停止了交谈,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难以置信的一幕吸引。

    当最后一个模块安装到位,那辆新的铁拳-1,静静地矗立在总装平台上。

    从第一个模块吊装,到最后一个模块锁死,用时,七小时四十分钟。

    孙福的班组那边,刚刚完成了动力系统的初步对接,车间里还能听到他们用榔头微调部件位置的敲击声。

    “轰——”

    一声低沉的引擎轰鸣,打破了车间的安静。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