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针术(3 / 4)

大了。

送走最后一位患者,李红兵伸个大大的懒腰,起身在活动身体。

“三儿,这都是医案”

二姐指着桌上一本日记本,封面写着医案本。

“嗯,每次坐诊,我都会把患者病情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翻阅。”李红兵随口回答。

“那我看一下。”

不等李红兵同意,二姐打开日记本,引入眼帘的便是那满页的铁画银钩小楷。

好漂亮的字。

想不到我家三儿,这么多才多艺。

见惯医生之间龙飞凤舞普通暗号一样的病历,再看到三儿写的病历,二姐眼睛一亮。

仔细看下去,惊讶发现三儿诊断的患者病症横跨内,外,骨,妇,儿,几乎相当于全科医生。

就连尘肺病、痹症这种慢病都能治疗,从医案记录看治疗后效果非常好。

二姐认真盯着李红兵的脸。

看的李红兵浑身发麻,还以为二姐发现了德鲁伊的事。

“姐,你没事吧!”

“三儿,听说过分离转换性障碍这种病吗”

李红兵摇摇头,“姐,中医跟西医的病名不一样。”

二姐尴尬的笑笑,“忘了你是中医,按你们叫法就是癔病。”

癔病

李红兵皱起眉角。

癔症在中医里属于郁症范畴,辩症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

治疗为理气开郁,调畅气机,移情易性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实证当理气开郁,并根据是否兼有血瘀,化火,痰结,湿滞,食积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化痰,祛湿,消食等法。

虚证则应根据损及的脏腑及气血阴/精亏虚的不同而补之,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

此症虽无器质性损伤,但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病症迁延,给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

对于此病的治疗,由于此病患者具有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特点,在古医治疗癔症中也常运用此法。

但是,如果症状较轻,服用汤药,心理暗示或许有用,症状较重,时间过长,治疗非常困难,如果更为严重,除非用那个手法。

“怎么样,能治吗”二姐见弟弟表情变的严肃。

李红兵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能治,患者什么情况发病多久”

“患者五岁,女性,一年前出现症状,意识朦胧,定向力欠佳,接触差。发作间期对发作时症状有部分遗忘,智能检查不配合。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存在情感爆发,情感反应肤浅,暗示性强,意志增强,行为紊乱。”

沃草!

五岁怎么就得这种病

李红兵脸色逐渐发黑,“没有对患者脑部进行检查是不是遗传病”

二姐摇摇头。

“患者进一步完善头颅ct、脑电图、心电图等结果无明显异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无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应用史,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家族病史也无此病前例。”

“治不了,治不了。”

听完李红兵直摇头,眉角止不住的抖动,收起针匣就要关门下班。

二姐见弟弟前后两种变化,又看到弟弟老毛病发作,顿时心生疑惑,直觉告诉自己,弟弟在说谎,绝对有办法可以治疗癔症。

随即伸手抓住弟弟胳膊。

“究竟能不能治,给个囫囵话。”

面对二姐逼问,李红兵只能叹口气,“姐,这病我能治,不过治完我怕你侄女以后没爹了。”

什么治完侄女没爹。

乱七八糟的。

二姐还想追问原因,李红兵却闭口不谈。

不是不谈而是不能谈。

因为这已经超出医的范畴,说出去要么被认为是传播封建迷信,要么会被认为有神经病。

无视二姐喋喋不休,李红兵坚定信念,绝对不接话,不插话,不承诺,不搭理。

拿出一张纸写上今日不坐诊,钉在门上。

两人来到村口广场。

牛车不见踪影,李红旗可怜巴巴的蹲坐在地上,捂着脑袋一副很受伤的模样。

“红旗,牛车呢”

听到声音,李红旗双眼无神的抬起头,茫然的看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