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2岁……状态:已出库,2023年8月3日,肝脏。”
“编号C045,匿名男童,约7岁……状态:已出库,2023年8月21日,心脏。”
表格附录,甚至详细记录了华康医院如何用“高薪试药”、“慈善救助”等名义,将这些社会底层的边缘人骗进医院,然后切断他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将他们圈养起来,变成一个随时可以取用的人体零件库。
接着,李遥打开了那个密封文件袋里的扫描件。
客户名单。
这份名单信息简单:客户姓名(或代号)、需求器官、匹配的“供体”编号、手术日期。
但那些名字,却让李遥的心不断下沉。
商界巨擘、政界要员、知名艺术家……一个个只在新闻和财经杂志上出现的、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赫然在列。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某位以慈善闻名的地产大亨,三个月前刚高调宣布自己寻得合适肾源,成功接受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而在这份名单上,他的名字旁边,正对应着一个编号为A098的“供体”,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状态是“已出库”。
一个功成名就的年迈富豪,用另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延续了自己的寿命。
供体几乎都是二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
他们本该有自己的人生,却被当成了商品,被明码标价,被拆解出售。
一股无法抑制的冰冷杀意,在李遥的意识最深处疯狂滋生。他之前见过的所有罪恶,在这份由冰冷数据构成的地狱图景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
第二天清晨。
一声尖叫划破了云龙山庄的宁静。
姜志责的妻子端着早餐走进书房,看到了趴在桌上一动不动的丈夫。
几分钟后,救护车和警车呼啸而至。
“警官!他绝对不是心梗!绝对不是!”姜志责的妻子情绪崩溃,死死抓住前来勘查的刑警队长的胳膊,“他上个星期才做的全身体检!所有指标都健康的不得了,医生说他的心脏比小伙子还好!怎么可能突然就死了?是谋杀!一定是有人谋杀了他!”
刑警队长姓陈,经验丰富。他扫了一眼现场,门窗完好,没有打斗痕迹,死者衣着完整,表情也算安详,一切都指向典型的过劳猝死。
对于家属这种反应,他见得太多了。
“女士,您先冷静。我们会按程序调查。初步判断,姜院长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当然,具体死因要等法医确认。”
陈队长安慰着,心里已经准备将此事作为非刑事案件处理。
就在他准备让手下收队,等法医部门的例行报告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是市局局长。
陈队长心里一突,连忙走到一边接起电话:“局长。”
“老陈,姜志责的案子,别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