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卖早了就是亏了。可怜见的,我怎么就不在前段日子买些蚕丝,不然我也跟着发财了。”
费氏一想那么多钱眼红,但她知道谁有事没事去买蚕丝,她还是早点睡,明早起来做卤味多挣点钱,以后把儿子供到书院去读书写字,以后谋个好前程。
宋秀才前段日子经常来买卤味,费氏打听说是许知昼喜欢吃,他就常来买。
越是跟宋秀才接触,越觉得做秀才就该那样,瞧着气质出众,看着就有文化。她希望她的儿子以后也长成那样。
费氏先睡了,丁大郎还在说,等他说累了就睡了。
岂止是丁家在这件事,在密江巷里有什么新鲜事,街坊邻居都知道。
宋长叙以二十五文卖了蚕丝后,蚕丝接着往上涨,一直涨冲到了三十文。
持有蚕丝的商人们喜欲狂,“好好好,我看还能再涨。”
有的商人趁机就出手了,这个时候有其他的一些人入场,他们出手的蚕丝很快就被人接手了。
出手赚钱的商人就没有再说话了,他们就跟隐退了一样。
“还有的赚。”有人振振有词。
宋长叙在县学读书的时候就听见学堂里有世家子弟谈蚕丝的事,说是家中长辈也囤了一些。
罗双新买了一块玉佩挂在腰间,现在正是宝贝的时候,时不时就要把玩几下。
程茂学问道:“罗兄,罗伯父囤蚕丝了么”
罗双笑道:“父亲没有理会这件事,他忙着商会的事,无暇顾及。”
程茂学想了想,罗家主应该也看不上这点利润。
罗双见程茂学的模样提醒一句:“家中其他长辈有人囤了蚕丝,若是程兄想囤蚕丝,我劝一句,现在就不要囤了,若是起初蚕丝在涨的时候,程兄入场还好,现在入场很可能亏损。”
宋长叙心想,现在入场就是高位接盘侠。
程茂学摆手:“我就问问,不去掺和这事。”
等到周夫子来了,他们就安静下来听课,宋长叙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坐下。
家里有了银两,心里更不慌张了,宋长叙安心读书。
.
今早江琢去找许知昼一块做钵钵鸡,两个人先去集市挑菜,集市上的菜贩子已经给他们熟悉起来,看见他们就吆喝。
“我们的菜最新鲜,你看还带着露水。”
“看看我们家的白萝卜,土豆也是又大又圆,还有莲藕,刚从自家池塘挖出来的。”
“看我们家的茄子跟青菜……”
许知昼跟江琢早就习惯了,他们挑挑拣拣要最好的。买好后,许知昼又去多切了鸡肉和鱼,猪肉。
以前只买鸡肉便好了,今天怎买了鱼肉跟猪肉。
回到院里,大锅烧着热水,江琢开始洗菜,许知昼去做料汁,顺便做鱼丸和肉丸。
料汁半点马虎不得,调好后,许知昼帮着去洗菜。素串跟肉串都卖的俏,但更多的人还是会多买素串少买肉串,所以他们小摊的素串都很多。
“我们先把素菜下锅。”
江琢点点头。
等素菜好了,许知昼就把鱼丸跟肉丸放下去。
许知昼说:“我们该做的新品,鱼丸跟肉丸就是了,肉丸一串两个,卖七文,鱼肉卖八文。”
鱼肉比猪肉不值钱,但剔骨却要花不少时间。他只想好吃忘记鱼丸的难度大,鱼丸以后就每两天做一次,还要限量,不然太麻烦了。
把东西放到推车上,他们就出发了。
鱼丸跟肉丸的价格是许知昼自己写在牌子上的,虽然没有宋长叙写的好看,但他自己挺满意的。
看着自己写的牌子立在一旁,许知昼心情都愉悦几分。
“鱼丸跟肉丸,看样子是出新样式了,我要十串素的,两个肉串,还要一串鱼丸跟肉丸。”有人喊道。
许知昼跟江琢忙碌起来。
点鱼丸跟肉丸的人大多是老顾客,鱼丸做的少很快就没了。
“许老板,鱼丸跟肉丸都很好吃,明天还会有鱼丸么”
许知昼笑着说:“不成的。鱼丸剔骨太麻烦了,我们每隔两日做一回,要是喜欢到时候来吃。”
老顾客面上遗憾还是应下来。
肉丸跟鱼丸大获成功,许知昼松了一口气。听见有人又在喊他,许知昼回过神来又去拌钵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