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心中暗想:天啊,这上面的字我好像认识几个,但密密麻麻的凑一块,我看着都头晕。这么多字怎么看的下去。
宋长叙把书放一边,对上许知昼肃然起敬的眼神。
宋长叙:“”
两个人开开心心的吃龙虾。
.
要说夏日炎热,不管是何人在这样的天气都有些懒洋洋。宋长叙带了夫郎做的薄荷茶,等自己感到热时就喝一口,十分清凉。
谢风跟罗双神色恹恹,他们两家实力雄厚都有冰块,又是家中得宠的小辈,在家里温书吃糕点,还有侍从扇风,到了学堂就会血肉之躯扛。
有书生拿着团扇扇风,被老夫子吹胡子瞪眼:“老夫在学堂讲课尚且不觉得热,你们坐在椅子上听课还这么不正经。”
学生们有苦难言。
晌午去膳堂吃饭都能吃出一身汗。宋长叙还算皮实,比较耐热。
在学堂有些煎熬,许知昼出摊子也变得不勤了,他们一般上午摆摊,下午摆摊,晌午就回去睡午觉。
许知昼满足的扯着薄被睡觉。
他侧身睡,看见床头柜还有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书,他一个鲤鱼翻身把书籍放在桌上,眼不见心不烦。
“幸好我不用读这么厚的书。”
他整夜被宋长叙抓着认字,心里又新奇又有些苦恼。他教他认字后,就对他做那事。
分明刚去床榻上,结果被压在桌子上,那样多难为情。
他认了字等爹娘寄信过来,他便可以自己看了。
他们的小摊晌午没做了,客人也不爱出门,都是各自在屋里纳凉,富商还会去郊外的庄子上避暑。
罗家主便是带着家眷去城外的庄子上,庄子上什么都有,比起县城的喧闹更多了几分清幽之美,别有一番野趣。
到了庄子上确实凉快多了,余下在城里的人大多是在屋里,或是在茶楼喝茶打叶子牌。
有的货郎挑着扁担还吆喝着酸梅汤,绿豆汤。这天热的时候,正是他们赚钱的时候。
在齐山村,宋业跟梁素小睡一会儿,徐澄像是从泥里滚过一样,宋明言带他先去洗一洗再把孩子带回屋里睡觉。
家中扯上蚊帐,宋明言在家穿的一身棉质的里衣,拿着蒲扇给儿子扇风,徐澄刚开始动了几下,很快就在阿爹送的凉风下睡着了。
宋明言给徐澄扇了一阵风,自己也睡下。他攒了钱,除了给家里买肉买吃食外,还想去扯几尺好料子,给家里的人都做一身新衣裳。
澄哥儿又长了一岁,长高了,家里的衣物都短些。再者他一般是用长叙或是他小时候穿剩下的衣服,很久没有做过新衣裳了 。
宋明言看着徐澄睡的正香,他笑起来,他想把澄哥儿好好的养着,以后一辈子幸福快乐,这样他也会感到高兴。
长叙考中秀才后,有几个媒婆上门给他说亲,有两三户人家听着挺不错的,他还是拒绝了。
比起嫁人,他更想跟澄哥儿相依为命,不忍让儿子去受委屈。
爹娘也就随了他的愿,帮着把媒婆拒了。
在齐山村的日子也不错,村里的闲话少了,他跟许知辞的关系亲近,两个人有说不尽的话题,有爹娘好友在,他又有傍身的手艺,日子当真快活。
齐山村其他的人就没有宋家的日子这样好过。他们只有种地的手艺,吃喝都系在地上,宋家出了一个秀才不用交税,把他们看的眼红的不行。
本来大家都是一样结果偏偏出了一家不同,心里就不舒坦了。
要说去怪谁又能去怪谁,他们家送了儿子去读书,若是他们家,可不愿买那么多钱送孩子去读书,早早干活才是要紧事。
宋家是不用交税了,两口子还是勤快。该做就做,没有半点含糊。
宋业睡了午觉就去下地,梁素先去后山打猪草。宋业干活到天快黑了,扛着锄头回去撞上方大娘,还有许孙正。
“亲家。”宋业喊道。
许孙正应了一声,面色带着笑。两家结亲后,关系亲厚,两个孩子去了县城,在齐山村里他们都要互相帮忙。
方大娘:“你们这回撞上了,那我就不打搅了。”
等方大娘走后,许孙正问道:“长叙有没有写信回来”
“这倒没有,我们也不曾写信过去,都是大老粗,也不认字。他们在县城过好日子,我们也不好写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