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妍的困惑远不止於物证发现本身。
更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叫姜东的年轻人身上那种与年龄阅歷极不相称的老练,
作为刚入职不到两个月的新人,姜东的表现完全打破了刑警成长的常规轨跡,
按照惯例,新警员第一年基本都处在“学徒期“,主要工作是整理档案、跑腿送材料、布置会议室,通过这些基础工作慢慢熟悉刑侦流程,同时建立必要的人脉关係。
可姜东却像跳过新手村直接满级的游戏角色,不仅观察力敏锐得惊人,办案思路更是镇密周全,就连言谈举止都透著不符合年龄的沉稳。
想到这里,方妍不自觉地证住了。
恍惚间,方妍仿佛看到了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一青涩的年纪与老道的专业素养,普通的外表与非凡的洞察力,这些特质在姜东身上达成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平衡。
如果非要给这种现象找个解释,或许只能用“天赋异稟“来形容。
这个年轻人就像是天生就该吃刑侦这碗饭,说不定在娘胎里就开始研读《犯罪现场勘查学》了方妍暗自思,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苦笑,既有些自嘲,又带著对后辈的欣赏与期待。
就在整个会议室陷入一片震惊的沉默时,姜东沉稳的声音再度响起,“从血跡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考虑两种可能性。”
“如果说这个血跡是凶手在转移物证过程中不慎留下的,那么血跡的形態和分布特徵就尤为重要。”
“而如果这个血跡直接来源於凶手本人,那简直就是天赐良机,我们可以立即进行dna比对。“
他稍作停顿,环视了一圈,继续深入分析:“当然,即便血跡不是凶手本人的,而是来源於死者,这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因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凶手使用匕首行凶时,极有可能在手上沾染大量被害人的血跡。
“这种情况下,血跡的转移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物证链条。“
李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从犯罪现场重建的角度来看,如果按照凶手顺手取衣服、拨弄衣服架的行为过程来分析,我个人更倾向於这是死者的血跡。”
“因为在用匕首实施犯罪时,喷溅状的血跡很容易沾染到凶手的手部及衣物。这种血跡的特徵应该是......
1
话音未落,教导员王佳便接过话茬,她干练地整理著手中的资料:“无论推测如何,我们最终还是要以科学检验为依据。”
“我建议立即將血跡样本送往实验室,与死者的dna进行比对。”
“如果比对成功,就证实了我们的推测。”
“如果不成功,那就意味著我们可能直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生物证据!
听到这里,年轻的小汪忍不住笑出声来:“教导员,您这也太乐观了吧”
“咱们专案组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好的运气
他调皮地眨了眨眼睛,“不过话说回来,万一真被您说中了呢这案子说不定就能取得突破了。“
李旭闻言,转头看向姜东,眼中满是讚赏。
“姜东同志,不得不说,你真是我们刑侦队的福星。”
“自从你加入以来,不仅破案效率显著提升,就连最普通的案件线索,在你手里都能挖掘出不同寻常的价值。“
他拍了拍姜东的肩膀,爽朗地笑道:“看来我们队是捡到宝了!『
姜东笑著附和:“李队,您过奖了。”
“我不过是个新人,在刑侦这条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他谦逊地向在座的前辈们点头致意,“特別是要感谢王教导员的指导,还有汪师兄和方妍师姐的悉心指点。“
“哎呦喂!“
小汪立即夸张地摆手,“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队长夸你两句就谦虚成这样“他促狭地挤了挤眼睛,“我可告诉你啊,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的表现!“
这番话引得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轻鬆的笑声,连日来的破案压力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在这欢快的气氛中,李旭很快恢復了工作状態。
他转向物证专家方妍:“方妍,你负责准备物证提取工作。”
“要把整个衣服架都完整提取,特別注意血跡样本的保存方式。”
“送到基因检测实验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