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极寒测试(2 / 3)

原子异能 佚名 2303 字 4天前

精神,林羽常常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忘记了时间。

经过数天的努力,林羽终於完成了对电池的一系列改进。当他再次將改进后的电池安装到“极光”上进行极寒测试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他的手心微微出汗,目光紧紧地盯著“极光”启动的方向,仿佛在等待著一场决定命运的宣判。

测试开始了,“极光”缓缓驶离测试点,向著茫茫的冰原驶去。林羽和测试团队的成员们紧紧盯著测试设备上的数据,心中默默祈祷著。

隨著行驶距离的增加,电量的消耗速度明显比之前慢了许多。当“极光”行驶到 150 公里时,电量依然充足,这让林羽和团队成员们看到了希望。最终,“极光”成功行驶了 180 公里,电量才耗尽。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正常环境下的续航里程,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林羽並没有被这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他知道,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继续对电池进行微调,不断改进添加剂的配方和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经过多次反覆测试和优化,“极光”在极寒环境下的续航里程终於稳定在了 200 公里左右,基本达到了正常环境下的水平。

在林羽忙於解决电池问题的同时,苏瑶也没有閒著。她积极与测试团队沟通,了解其他方面在极寒环境下的表现。她发现,除了电池问题,“极光”的一些电子元件在低温下也出现了短暂的性能波动。

苏瑶深知这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她找到林羽,神情严肃地说:“林羽,我发现电子元件这边也有状况,低温下性能不太稳定,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林羽点点头,眉头紧锁:“確实不能大意,这可能会影响整车的性能。我们得儘快检查和优化。”两人立刻商量起解决方案,苏瑶凭藉自己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提出了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方向,林羽则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原子操控能力,制定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林羽运用原子操控能力,对电子元件內部的电路结构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增强了电子元件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在调整过程中,苏瑶一直在旁边协助他,递工具、记录数据,两人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推进著工作。

除了上述问题,“极光”还需通过 ec(电磁兼容)实验室的辐射干扰测试,这也是符合相关国標的重要环节。在 ec 实验室里,“极光”被放置在专门的测试转台上,周围布满了各种复杂而精密的测试设备。

测试开始,工作人员首先开启了辐射发射测试系统。巨大的屏蔽室隔绝了外界的电磁干扰,確保测试环境的纯净。转台上的“极光”启动,电机开始运转,模擬实际行驶状態。此时,频谱分析仪开始工作,它就像一个敏锐的“电磁探测器”,全方位捕捉“极光”在运行过程中向周围空间辐射的电磁信號。

工作人员密切关注著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曲线,任何超出“gb/t 31485 - 2015 动力电池安全要求”以及“gb 24155 - 2020 电动车安全標准”规定范围的辐射值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一旦发现辐射值异常,林羽会运用原子操控能力,在不暴露能力本质的前提下,对可能產生干扰的电子元件或电路进行微调。他仔细地调整著电路中原子的排列,优化电子元件的微观结构,以减少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经过多次细致的调整和测试,“极光”的电磁辐射值逐渐稳定在国標允许的范围內。紧接著进行的是谐波电流测试,通过高精度的功率分析仪测量“极光”產生的谐波电流,確保其符合標准要求,避免对电网等其他设备產生不良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极光”在极寒环境下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它不仅在电池续航方面表现出色,其他各项性能也都能在零下 50 度的极寒条件下保持稳定,並且顺利通过了 ec 实验室的辐射干扰测试。

完成极寒测试的优化后,林羽和苏瑶並没有立刻离开漠河镇。他们决定在这里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向当地的居民展示“极光”在极寒环境下的卓越性能。

他们在漠河镇的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別开生面的展示活动,吸引了眾多当地居民前来围观。林羽亲自骑著“极光”在冰雪路面上进行各种演示,展示它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在极寒环境下的可靠性能。他时而加速衝刺,时而急转弯,“极光”在他的操控下如同一道灵动的光,在冰雪中穿梭自如。

居民们看到“极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表现出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