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3 / 4)

过日子不倚门傍户的?俗世俗规自有它的道理。”

    这几日走动的,都是白其真选过的清正人家。

    她教导道:“入门三相其家,你随我出去走动,多看她们的谈吐家风……家风正的,养出来的小子大抵也不会差,家风差的,那小子再是个人才,也会被家里拖着半截身,咱要仔细打量着。”

    “枝儿明白姑母的用心,打小姑母便如亲娘般疼我……”白霜枝脸皮浅,不善与生人打交道,几趟下来,颇有些疲惫,她道,“只是我打量别人,别人何尝不在打量我,打量我的家境呢?”

    想起自己那混账哥哥,白其真叹气,只能安慰道:“缘分未到罢了。”

    ……

    眨眼半个月过去,白霜枝该回白家了。

    回去这日,白霜枝一一与乔家人道别,道:“亲家奶奶庙里替我求的珠子,大胆妹妹给我采的果子,吴嬷嬷蒸的枣糕,弟弟们送的书帖,我都带上了……”

    说着说着又红了眼,回回都这般。

    实际上,两家相距不过十余里路。

    白其真送侄女出门,问道:“当真不再多留几日?好歹把山儿昨借回来的那本书看完。”

    白霜枝低着头,细声道:“小姑,都是一个檐下躲雨的,侄女不能单想着自己。也该回去了,再不回去,三邻四舍七嘴八舌,又该说家里的闲话了……后娘难当,母亲平日里待我很好,不该因为我遭人指点。”

    白其真欣慰又心疼:“好孩子,委屈你了。”

    “有姑姑疼我,不委屈。”

    ……

    ……

    秋风一吹寒意来。

    正巧今年的布料和棉货发下来,乔仲常带回家,白其真和乔姝燕这几日忙着给几个孩子赶制新冬衣。

    做完课业的乔时为,没来得及跑出门的乔大胆,齐齐坐在小凳子上,手里牵着线,成了活动的牵线桩。

    这些布料是父亲俸禄的一部分。

    经过这几年的观察,乔时为基本搞清楚父亲一年俸禄几许。身为朝廷命官,父亲俸禄有三——

    其一,本俸和禄粟。父亲官任九品承节郎,每月可领到四千钱和十石粮食,米麦各半,每年春、冬绢各三匹,另给衣钱两千。

    这部分钱粮并不算多,但要晓得它是看名头支给,但凡挂了这官名,甭管有无差遣、是否真做事,它是照发不误的。

    其二,添支钱,发的是差遣的钱。乔仲常是有实职的,担负封丘县巡检之职,每月可领到一万五千钱。

    有些官员只得了官品,手上没有差遣,月俸自然就少。

    其三,公使钱。封丘县地方不大,公库紧张,但每年多说少说也能有三五千钱,聊胜于无。

    此外,吃饭有餐钱,父亲每月一千的餐钱,只消不是日日请酒,等闲是够他花了。

    职责所需,父亲时常驻外办公,衙门则会发放驿券、仓券、馆券,可抵驻外期间吃住乃至牲口草料的花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