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种情形屡见不鲜(2 / 3)

嘆气,苏建设察觉他仍未放弃希望,便提示道:“易忠海正在前院。”他补充,“此变速系统难点在於多级制动轮的製造,他是八级技工,更清楚实际生產可行性。”

杨厂长认同此观点,立刻让秦工去找易忠海。

秦工虽为技术工程师,却对易忠海的能力存疑。

他认为即便找来,也难以应对如此高精度要求,即便勉强完成,耗时不说,精度与耐用性也难达標,尤其按自行车频繁使用的特性,短时间內便会出现严重误差甚至损坏。

不久,易忠海来到现场。

杨厂长急切地介绍情况,请他评估多级变速制动轮的可行性。

易忠海面色凝重,久久未语,目光锁定在三轮车上。

此前苏建设试製时,他曾远远观望,內心直呼不可能完成。

儘管未深入观察,但已知自身能力有限。

然而面对领导期待,他无法直言放弃,毕竟自己身为八级技工岂能无所作为相比之下,那位业余出身的医生和半路出家的採购员仅凭短时间摸索便做出成品,自己怎好推諉

易忠海经验丰富,深知现实困难,却仍需顾全大局。

他並未直接开口,而是默默观察许久。

並非在考量零件的製造复杂度,而是在斟酌措辞。

片刻后,他才缓缓说道:“这个部件加工难度极大,机械无法完成,必须先进行初步加工,再辅以手工。”

“確保精度大概需要一个多月。”

“並且存在一定的废品率。”

见几人面露疑惑,易忠海索性放弃了挣扎。

他没法推脱不会做,但已爭取了一个月时间。

杨厂长居然同意了。

让他尝试加工这个部件。

更何况,他刚才提到,即便加工也可能產生废品,事先已说明情况。

杨厂长怎会听不出这是藉口。

內心虽轻蔑,却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

量產计划就此落空,杨厂长颇为沮丧。

然而他与苏建设商议,能否再製作一套变速装置供陈列室展览,供大家学习。

同时计划用这套装置为苏建设申请技术荣誉。

儘管心中不悦,但易忠海过去在技能竞赛中表现尚可。

他加工不出这个多级变速齿轮,仅说明其技术要求远超常人。

届时申报技能奖项,定是易事。

苏建设对此欣然应允。

於他而言,这並非难事。

劳动者最荣耀,工人阶级地位稳固,若苏建设获此殊荣,岂非为自身增光

事情敲定后,虽未达最佳预期,但也算有所收穫,非最坏结局。

苏建设送杨厂长等人出门,路过中院时,所有人都注视著他。

儘管不清楚杨厂长找苏建设的具体原因,但刚才易忠海也被叫去了,回来时面色凝重,不知发生何事。

然而,这场面的焦点无疑集中在苏建设身上。

贾张氏心中愤懣,秦淮茹既贪慕虚荣又爱面子。

她回忆起刚才的窘境,决心挽回局面,让苏建设顏面尽失。

於是开口道:“今晚大家都来看戏吧!多谢院里帮忙,我们特意安排一场戏,让东旭走得体面些。”

话音未落,秦淮茹挑衅地望向苏建设。

果然,眾人听后纷纷响应,毕竟那时娱乐稀少,有热闹可凑便受欢迎。

此外,民间確有此习俗,在丧礼上请戏班演出。

通常只有长辈离世才这么做,费用高昂,至少七八人的班子加奏乐表演,没有几十块根本办不成,贾家会愿意出这笔钱吗

苏建设察觉秦淮茹的意图,转而对杨厂长建议:“杨厂长,过年总该有些厂里的活动吧比如放场电影如何就地放映,不仅能热闹气氛,还能充实大家的精神生活,这可是好事啊!”

周围人愣住了,显然明白苏建设此举意在破坏贾家的计划。

贾家似乎总是遇事不顺,而苏建设又一次行动了。

没人认为贾家是无辜的,大家对贾家如何对待苏建设都歷歷在目。

杨厂长当然清楚当前的局面,稍作思考后,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便立刻同意。

转头对李主任说:“老李,我觉得建设同志的建议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