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让大家带回给家人和朋友品尝。
儘管知道她家境普通,几人还是接受了这些心意。
正在宿舍整理物品时,她们聊起各自家乡过年的习俗。
忽然,宿舍外传来一阵声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一女生在朗诵,声音充满感情,抑扬顿挫。
虽未见其人,但从激昂的语调可想像她的投入。
朗诵结束后,周围响起欢呼与掌声。
然而,杨蕊蕊她们宿舍却一脸茫然。
“这不是那个人写的吗”
扎著马尾的女生疑惑道。
她们確信,此前在教师宿舍区见过的那位英俊男子就是此诗作者,若早知如此,她们绝不会忽略。
上次在教师家属区听过这首诗后……
她们都觉得这首诗虽简短,却充满力量,在迷惘时能给人希望。
然而商量后,决定暂不公开。
毕竟原作者没提。
他若想出名,一首诗就够了。
但诗是如何泄露的呢几人互视,短髮女生怯生生道:“可能是我。”
大家疑惑,她解释说,她是诗社成员,在沙龙上为展示新诗魅力,分享了这首诗。
效果震撼,眾人追问作者,她未透露且叮嘱保密。
但社长坚持,此类有指引意义的诗应广为人知。
她以为只是玩笑,直到现在发现诗已流传。
杨蕊蕊她们正苦恼时,宿舍门开了,有人拿校刊进来问:“蕊蕊,这首是你写的吗”並盛讚诗的影响力。
校刊上,诗名《无名》,作者匿名,成功保护了她们的身份。
无奈……
有人看见后,立刻前往学校出版社询问这首诗的出处,態度坚决,非问清楚不可。
如今这般执著的人还真不少。
被纠缠得无奈,最后不得不告知,这诗是从短髮妹这儿流传开的。
杨蕊蕊她们听后无言以对。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狂热超乎想像,许多人难以理解。
儘管她们反覆解释这不是她们的作品,但那些人执意不信,热情难挡。
杨蕊蕊索性不再理会。
这时,诗社社长来了。
她承认確实是自己將这首诗投稿给了校刊,却没料到会引发如此狂热反应。
她也来向短髮妹她们说明情况。
但她认为自己没错,不是为了名利,因此神色坦然。
面对这样的態度,杨蕊蕊也找不到话说。
不过四人脸上都透著几分愧疚。
这些人不知诗的来龙去脉,但她们清楚得很。
当时那个男人在绘画和诗歌创作上皆受人敬重,且对出名毫不在意。
她们也不是爱慕虚荣之人。
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在乎面子。
这首诗一出,眾人的目光全集中在她们身上,这让她们感到不安。
若那男人得知此事,可能会以为她们有意为之,藉此炫耀。
当其他人散去,只剩苏建设和四人时,大家面面相覷。
短髮妹最为忐忑:
“怎么办那位帅哥不会误解吧”
麻辫直言:
“有什么好误解的当时你在诗会上朗诵这首诗,还能说自己毫无炫耀之心”
好吧,这麻辫真是率直。
短髮妹也被说得哑口无言。
她开始懊悔,为何当初要把这首诗公布於眾。
杨蕊蕊也愁眉苦脸地说:“你们算是幸运了。”
“以后未必还有这么多交集。”
“但我可不行,我家里的长辈都认识他呢。
这诗登在校刊上,要是传出去……”
“別人若以为我是有意为之,我该怎么见人”
嗯……
短髮女孩更加愧疚,拥住杨蕊蕊说:“蕊蕊,真的很抱歉。”
“有机会的话,我定亲自向他认错,並解释清楚。”
“但目前,麻烦你先代我致歉。”
话毕,三人带著行李悄然离去。
本已到告別的时刻,只是因刚才的事耽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