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
以前,总觉得与相处过的好人都应该处成朋友,不是朋友即是路人或“敌人”,其实,这种“非黑即白”的观点是个天大的误会。同学和同事的身份可以仅仅是同学或同事,不是朋友并不代表他与你对立,他仍可以是你工作或学习中的亲密搭档或伙伴,但他也就出现在那个特定环境里,不会进入你生活的各方面。当然,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交到朋友,那是一种幸运,而不是理所当然。
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像连续的光谱,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亲疏远近,只是我们形容关系的名词没有丰富细化到那样的程度,就像:有时与同事A+的关系会亲密过朋友d-,但同事A+仍然是同事,朋友d-仍然是朋友。此思路适用于恋人和知己。
我用了很多年,才明白这个道理。
.
人,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也没有绝对的优秀和差,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地痞流氓在邻里乡间会让人头疼,在战场上可能会成为骁勇的战士;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也许能出谋划策当好一个谋士,却不一定能当好一个兵。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能考高分成为好学生,却不一定能创业成为好老板;一个不务正业的调皮捣蛋鬼不一定能完成学业,却也有可能成名成家或开创自己的商业帝国。
沉稳、老实、听话、学霸、漂亮、有气质,这些是常规观念里优秀的品质,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却不一定能胜任所有的岗位和工作,例如漂亮对喜剧演员来说就不一定是优势,老实听话可能也不太适合当销售。好动、爱现、情绪化,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与前面那些特质的人相比,可能更能胜任当综艺艺人或Up主。真实的社会里,没有像学校选拔学生一样统一标准的好和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天生我材必有用,各种特质的人,站对了位置、遇到对的人,才能发展成才。在错的地方遇到错的人,只有委屈和惆怅。
明白这个道理,我也用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