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戴帮主:“我等初来此地,与大师并不结缘,不知大师何处此言?”
老和尚:“诸位施主中,是否有人的名字中含有‘海’、‘天’二字?”
和尚此言一出,几人更觉惊讶,尤其是小海、小天二人。
此人故弄玄虚,是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还是预先已经掌握我们的行踪?戴帮主心中暗想,于是小心翼翼地回答:“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我们之中,的确有人的名字中含有‘海’、‘天’二字。”
“那就确信无疑了。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诸位随我到禅房中去吧!”
大家不明就里,只能跟着和尚进了禅房。分宾主坐定,和尚才缓缓言道:“老衲法号云山,是此处的住持。诸位不用惊异,我也没有什么神通。自从寺前的湖里出现了水怪后,寺内就香客冷落,只是偶尔有附近的村民来上香罢了,哪里还有商客来此礼佛啊!而且,我看诸位眉目间都有英武之气,我猜的没错的话,诸位是纵横山海的豪侠吧?”
听大师这么一分析,众人觉得十分有理,不好意思地讪笑起来。
“那大师怎么知道我们之中有人的名字里带有‘海’、‘天’二字呢?”小天忍不住地问。
“这就要说到我的师祖孤山大师了,他圆寂前,留下了一首偈子:甲子圆满,海天相合;镜湖如血,宝石重光。这首偈子其他几句都容易理解,但这第二句老衲迟迟不能参悟。今日诸位在夕辉斜照、湖光泛影中进入寺门,我突然有所感悟,这‘海天相合’可能是指人的名字,于是就唐突一问,没想到还真被老衲侥幸猜中了。”云山大师停顿了一下,正视众人,“你们是为了玉衡石而来!”
和尚既然已经猜到了来意,戴帮主也不再隐瞒:“大师说的不错,我们确实是为了玉衡石而来。大师看来对此物颇为了解,能否指点迷津。”
云山大师叹口气,说道:“说起这玉衡石,确实和鄙寺有一些渊源。既然你们合上了孤山大师的偈子,说明你们和这宝石有缘,我也就坦诚相告。我的师祖孤山大师俗名叶天,当年是广东一带出了名的豪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七星宝石的故事,于是下定决心要找到这七颗宝石。玉衡石是他找到的第一颗宝石,是从一个落魄的军户那里购得的。正当他踌躇满志去找寻下一颗的时候,追随在他身边的一个兄弟起了非分之想,勾结其他海盗来抢宝石。两帮人在海上厮杀了数日,最后叶天寡不敌众,只身逃到了岸上。鬼使神差中,叶天借着月色,摸到了湖边。那时的湖里还没出现过水怪。叶天身负重伤,被紧追不舍海盗们团团围住,已无逃脱的可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叶天从怀中掏出玉衡石,大喝一声“想要宝石,自己去找吧”,然后用力将宝石掷向湖中。这时,众人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道黑影从平静的湖面一跃而出,只见一条水怪头大如牛,两眼如灯,身子如蛇,足有数丈之长,黑青色的鳞甲在月光下发出幽光。怪物张开血盆大口,将宝石吞了下去,然后就潜入湖底,了无影踪。海盗们被这怪物唬得魂飞魄散,丢下叶天,四散而逃。叶天也被刚才的一幕吓得呆在那里。望着湖面上被水怪泛起的白色泡沫,他突然感到万念俱灰,于是丢下钢刀,进了寺中。后来,他就成了我的师祖,孤山大师。”
小天:“宝石还真的是被那水怪吃了。那水怪是龙吗?这世上难道真的有龙?”
云山大师:“龙乃神物,百鳞之长,万类之宗。传说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上古奇书《山海经》中记载,祝融、夏后启、蓐收、句芒等神的坐骑都是龙。而且,黄帝当年大战蚩尤,也是靠了龙的帮助。《述异记》中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五百年为应龙。从这种种记载看,龙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