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纸上谈兵(2 / 3)

那人还趴在值房里呻吟。

他冷笑,粤州?

咋不提台州和夷州?!

(海岛奇兵)

再退就要退到海里去了。

淮河岸边的火光彻夜不熄,那是征的壮丁在挖壕沟。

这些人里,十个有八个是北边逃来的难民。

“传旨——”

他声音沙哑,“命英国公三日之内必须进驻徐州,再敢拖延,以贻误军机论处!

另,加派锦衣卫巡查金陵,凡有动摇军心、蛊惑南迁者,一律下狱!”

“陛下!

陛下!

大捷!

大捷啊!”

东厂提督太监黄景一路小跑,手中高举军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

他顾不得礼数,径直闯入殿内,跪地高呼:“定北侯张克在保定府大破东狄伪燕联军二十万!

阵斩敌酋代山、高岳!

东狄正红旗与伪燕定北军几近覆灭!

天佑大魏啊!”

曹祯猛地从座上站起,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一把夺过军报,双眼如炬,逐字逐句地扫视着战报上的内容。

片刻后,他猛地合上奏折,仰天大笑:“好!

好!

好!

天不亡我大魏!

走,去内阁!”

内阁值房内,众臣正为调配前线资源忙的焦头烂额,忽见皇帝满面红光地踏入,手中扬着军报,声音洪亮:“诸卿!

燕州大捷!

张克一战灭敌二十万,代山、高岳授!”

内阁瞬间沸腾。

诸葛明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长舒一口气道:“如此一来,多耳衮孤军深入,后路将断,金陵无忧矣!”

右相司马嵩当即贺道:“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此乃天佑大魏,东狄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伪燕更是土崩瓦解!

我朝中兴,指日可待!”

户部尚书司马藩更是激动上前,拱手奏道:“陛下,此乃千载良机!

多耳衮部已成瓮中之鳖,若趁势反攻,必可全歼!

届时,光复旧都、收复辽东,亦非难事!

陛下之功业,必将越先帝,成我大魏中兴圣主!”

曹祯眼中精光闪烁,胸膛因兴奋而微微起伏。

是啊,若能一举歼灭多耳衮,收复燕京,甚至直捣辽东,他必将青史留名,成为真正的中兴之君!

他当即转向兵部左侍郎曾仲涵:“曾爱卿,可有良策,对付多耳衮这支孤军?”

曾仲涵沉稳一礼,道:“臣请陛下准臣展开军事堪舆图。”

曹祯挥手示意,两名内侍立刻抬来一幅巨大的《大魏军事堪舆图》,铺展于案。

曾仲涵执鞭指点,声音铿锵:“陛下请看,如今燕山军大胜,燕州方向已无敌手,多耳衮部孤悬于济南府、登州卫、兖州府一带。

其东面是蒙无敌所率的青州府齐州残兵,南面兖州府则是蒙田、蒙义的齐州残部,再往南,更有英国公张维十四万大军陈兵淮河。”

战略示意参考图,这是个纸面上教科书般的完美计划

曾仲涵顿了顿,深谙官场之道,涉及国家战略层面的决策他可不敢随便开口;

成了,功劳太大引人记恨,没成,这口锅他个正三品的侍郎身板可背不动,所以得让陛下自己说出来,这样最稳妥,中庸之道,回去得继续写日记。

曹祯的目光在军事堪舆图上反复游移,沿着燕州、兖州、徐州一线扫过,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0t;好!

局势逆转了!

如今是聚歼东狄多耳衮部的天赐良机。

&0t;

他直起身,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振奋,&0t;如此南北对进,东西夹击,多耳衮已成瓮中之鳖!

&0t;

他当即转向侍立一旁的侍奉太监:&0t;传旨!

命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张维为征北大将军,总领此次围歼之役,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兵部尚书余廷益、济南侯蒙无敌、定北侯张克为副总指挥,悉听调遣!

务必将东狄残部尽数剿灭,扬我大魏国威!

&0t;

兵部左侍郎曾仲涵立即拱手赞道:&0t;陛下圣明!

如此南北夹击之势,必叫多耳衮死无葬身之地!

&0t;

内阁众臣纷纷附和,唯独左相诸葛明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出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