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潜觉得这想法简直荒谬!
这钱是他高公公辛辛苦苦、冒着风险“赚”
来的!
军饷和抚恤那是朝廷户部该出的钱,军队也是朝廷的军队,凭什么要他一个太监自掏腰包?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在他思维里,这两件事泾渭分明,绝不能混为一谈。
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没当过官,没收过钱,不然不会有如此不可理喻的脑回路。
对于王通的自尽,高起潜起初也略感意外,但随即便不以为意了。
不就是拖欠军饷抚恤吗?都拖了几个月了,之前不也没什么事?
按照他的经验,再拖几个月,然后周而复始,拖上几年,这事慢慢也就淡了,最后不了了之。
至于丘八们会不会因此闹事甚至造反,那是王通这个都指挥使御下不严、无能,不能体会朝廷的难处,不能有效弹压的结果。
他正好参奏一本,把责任全推给王通。
现在王通自己死了,反倒省事。
人死了,债自然也就消了。
剩下的豫州军军官,不过是一群卫指挥使、千户之类的小角色,翻不起大浪。
他正好可以奏请皇上,重新任命一个听话的都指挥使,既能讨皇爷欢心,显示自己办事得力,又能借卖官鬻爵再捞一大笔银子。
这么一想,王通死得真是好啊,死得恰到好处!
就在他暗自盘算,心情渐佳之时,高府的老管家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走进花厅;
声音颤地通报:“老…老爷,门外…门外来了一群豫州军的军官,说…说要见您,询问王…王帅的死因…”
管家越说声音越低,大气不敢出,生怕触怒了这位开封府里除去几位王爷外,最有权势也最难伺候的“爷”
。
高起潜的好心情瞬间被破坏殆尽。
他猛地将手中的茶杯顿在桌上,出“啪”
一声脆响,茶水四溅。
“什么?!”
他尖细的嗓音因愤怒而拔高,显得格外刺耳,“一群不知死活的臭丘八!
还敢找到咱家门上来了!
真真是反了他们!”
他眼中闪过厉色,“来得好!
正好一并收拾了!”
他霍然起身,对赵文华道:“赵大人,咱家跟你借点人手!
把你开封府的衙役调一队过来!”
赵文华此刻已与高起潜绑在同一根绳上,岂敢不从,连忙拱手:“自然听公公安排,下官这就去安排。”
在高起潜看来,豫州都指挥使王通勉强还算个人物,值得他稍微费点心思应对。
至于眼前门外这些什么卫指挥使、千户,在他眼里简直就是一群不配上桌的臭丘八小角色,狗屁不是!
正好借这个机会,狠狠立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爷!
也让朝廷看看,他高起潜办事,是何等的雷厉风行!
(这些章节我增加了一些心理描写,主要为了让读者不要试图理解共情这帮剥削者;
用现代正常人的思维道德观套在他们身上根本不适用,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就是婆罗门眼中达利特算人吗?
你共情剥削者,剥削者会共情你吗?)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