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乡(2 / 3)

通:“易书记,叶天同志过来报到了,您有什么指示吗?是组织部直接送叶天同志到青枫镇上任吗?”

易学习也大致了解叶天的情况,指示道:“广义部长,你亲自送叶天同志到青枫镇上任吧。

你就说等叶天同志在青枫镇做出成绩,我亲自给他庆功。”

手续办理完毕后,组织部长李广义亲自送叶天到青枫镇上任。

在去青枫镇的路上,叶天邀请李部长坐上自己的猛禽皮卡。

实在是没办法,去青枫镇的路非常难走,昨晚又下了雨,轿车根本无法通行。

在前往青枫镇的途中,叶天就已经在脑海里进一步规划起来了。

智脑不断地给他提供各类数据和建议,从改善镇里的基础设施,到展特色产业,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

到达青枫镇后,镇里的干部和一些村民代表都前来迎接。

他们看着这个年轻的镇长,眼中既带着期待又透着疑惑。

毕竟,叶天看起来太过年轻,而且关于他拥有巨额财富的传闻早就先一步传到了这里。

叶天并没有急于开展大规模的建设,而是先深入到村民家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需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他现,虽然村民们对改善生活充满渴望,但由于多年的贫困,很多人对改变现状缺乏信心,而且对新的事物充满了担忧与不信任。

在全镇委员会上,叶天看到这镇委书记竟然是年轻版的汤姆丁,副书记李明,常委副镇长也是熟人年轻版的孙连城,组织委员刘天明,宣传委员是一位女同志魏明霞,纪律委员马大成,武装部长李爱国,还有副乡长刘天亮。

会议上县委组织部李广义宣读了叶天的任命,随后便离开了,叶天让堂哥亲自送李部长回县城。

会议上先由书记丁义珍言,他代表青枫镇全体人员欢迎叶镇长到任。

叶天诚恳地表示自己是主动要求回到青枫镇的,目的就是带领家乡脱贫致富,希望大家能全力以赴。

叶天的话讲完,大家鼓起了掌。

散会之后,叶天并没有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工作,而是决定亲自到各村去深入了解情况。

他深知,只有真正了解每个村的实际状况,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展计划。

叶天先来到了距离镇中心较近的李家村。

一进村,他就感受到了那种浓厚的乡村气息,但同时也看到了村子里的破败景象。

泥墙瓦房参差不齐,不少房子的墙壁上还裂着缝,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叶天沿着村路走着,看到一些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麻木。

他主动上前和老人们打招呼,老人们看到这个陌生的年轻人,眼中带着疑惑。

叶天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老人们的态度变得热情起来。

一位老大爷拉着叶天的手说道:“叶镇长啊,你能来我们村看看,真是太好了。

我们这村子,穷啊,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守着这破村子喽。”

叶天问道:“大爷,那村里现在主要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老大爷叹了口气说:“还能靠啥,就种点粮食,勉强糊口。

这地也不肥沃,收成不好啊。”

叶天又走访了几户人家,现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

孩子们的衣服打着补丁,屋子里的家具也是破旧不堪。

村民们对于改变现状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贫困的生活,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从李家村出来后,叶天又前往了较远的王家村。

王家村位于山脚下,交通更加不便。

进村的路坑坑洼洼,叶天的车子行驶得十分艰难。

到了村里,他现这里的情况比李家村更加糟糕。

很多房子都是危房,村民们的饮用水源看起来也不太干净。

叶天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和他们拉起了家常。

一位妇女愁容满面地说:“叶镇长啊,我们这村子缺水,庄稼种不活,牲畜也养不好。

孩子们上学要走很远的路,还都是山路,太危险了。”

叶天听着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意识到,要改变这些村子的贫困面貌,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在走访过程中,叶天还现各村之间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有的村子因为水源的问题产生纠纷,有的村子则在土地边界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