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盂兰盆会中(2 / 2)

十国风华 洱月 1210 字 6天前

p>

“如今天下大乱,就剩佛门一家净土,难道朝廷连这块儿净土都要染指了?”

……

台下噪杂的议论声,丝毫没有影响到延寿大师,他目光温和地看向杨骏,微微一笑,说道:“施主所言,不无道理。

然佛法并非让人逃避尘世责任,而是教人在尽世间义务之时,心怀善念,以慈悲心对待万物。

佛家常说,在家出家,皆可修行。

百姓若能在劳作、服役中秉持善念,亦是修行之举,又何来荒废之说?”

杨骏微微颔,心中暗自钦佩: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士,绝非空穴来风。

稍一沉吟,思绪如泉涌而出般……随即,便再次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大师所言,令杨某受益良多。

只是,在这清丰县,诸多信众为求佛法庇佑,纷纷将家中青壮送入寺院为僧为尼。

长此以往,家中劳动力锐减,农田无人耕种,手艺无人传承。

这不仅关乎百姓自家生计,更影响全县民生赋税。

寺院虽能提供精神寄托,可百姓眼下的温饱、生活技能的延续,又该如何保障?这难道不是佛法普及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秩序造成冲击的体现?”

此言一出,犹如金石落地,铿锵有力,瞬间在台下激起千层浪。

百姓之中,有人默默颔,心底泛起涟漪,思绪飘回那些因儿女遁入空门而风雨飘摇、艰难支撑的岁月;反观寺内的僧尼,神色各异,面露窘态,他们交头接耳,低声细语,彼此间传递着复杂难言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