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刘词生病(1 / 2)

十国风华 洱月 1199 字 6天前

向训与王景闻言,面上掠过一抹讶异,异口同声问道:“怎会如此仓促?”

杨骏闻言,爽朗大笑,声如洪钟,震得四周空气都为之一颤:“威武城一旦落入手中,秦、凤四州之地,岂不是探囊取物?再说了,京城那边一直催着我回去,训练殿前司的精锐兵马,片刻不敢懈怠啊!”

“杨将军在这里,我们这里仿佛有个主心骨一般,只是殿前司的训练之事,当真如此紧急?”

“比你们想的还急。”

杨骏收起笑容,语气多了几分郑重:“陛下有意在拿下秦、凤四州之地后,南征南唐,殿前司是主力,需在入冬前练出一支‘能水战、善攻坚’的精锐。

我若在前线耽搁太久,训练进度一慢,南征的日子就得往后推——咱们收复秦凤四州,本就是为了给南征铺路,可不能因小失大。”

他忽然话锋一转,笑着打趣:“再说了,你们二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付这残兵败将,还需我在旁盯着?等你们拿下四州,陛下定会召你们回开封庆功,到时候咱们再痛饮一番,岂不快哉?”

王景闻言,也笑了起来:“好!

既然杨将军都这么说了,我等定不负所托,早日将秦凤四州的捷报送回开封!”

向训也拱手道:“杨将军放心回京,军中之事,我与王将军定当同心协力,绝不让您失望!”

“我定于明日拂晓时分启程。”

“哈哈,如此佳期,今晚定要与杨将军痛饮一番!

一来是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庆功,二来权当是为你的远行饯别!”

“如此盛情,实在感激不尽,多谢二位将军的厚意!”

……

次日拂晓,天边初露晨曦,杨骏孤身一人,正准备踏上征途。

刚迈出营帐的门槛,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消息传来:“杨将军,有位从京兆远道而来的人士,声称有紧要的书信需亲手交予您!”

杨骏闻言,心中微微一怔,京兆?这个名字仿佛触动了心中的某根弦,他迅回过神来,问道:“那人此刻何在?”

“正于营中安歇,他说所携之物至关重要,非得亲手交予将军不可,故此……”

“领我前往!”

杨骏打断了他,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晨曦刚漫过威武城的雉堞,将营帐外的霜气染成淡金色。

杨骏跟着亲兵穿过列队操练的士兵,耳旁尽是甲胄碰撞的脆响与呼喝声,可他心中的疑虑却随着脚步愈浓重——京兆府乃关中要地,这里他认识的人只有刘词,究竟出了何事,竟让他特意在此刻送信来?

帐帘被掀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墨香混杂着风尘气扑面而来。

帐内仅有一张矮榻、一张木桌,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正端坐桌前,见杨骏进来,连忙起身拱手,动作间透着几分拘谨,却又难掩眼底的急切:“小的刘墨文,见过杨将军。”

杨骏轻轻抬手,以一个温和却又不失威严的动作示意刘墨文坐下。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掠过对方那双沾满了泥点、略显疲惫的布鞋,以及袖口那细微却醒目的磨损痕迹——这些细节,无声地诉说着长途跋涉的艰辛,昭示着此人绝非普通的信使所能比拟。

“究竟是何重要信件,竟然还得我亲自过来一趟?”

刘墨文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苦涩。

他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惶诚恐:“还望将军海涵,小人实在不知其中详情。

此信乃我家节帅的亲笔,万望大人能亲自过目。”

杨骏指尖在桌沿轻轻一顿,目光落在刘墨文紧攥着衣襟的手上——那双手指节泛白,显然是一路护着信件,生怕有半分差池。

他没有再多追问,只是颔道:“既如此,便把信拿来吧。”

刘墨文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油布包裹,层层解开,里面是一封用桑皮纸写成的信笺,信封上贴着火漆,印着“刘”

字专属的兽形印记——那是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私印,杨骏在高平之战后与刘词议事时见过,绝不会有错。

杨骏捏起火漆,指尖能感受到其坚硬的质感,显然未曾被人拆过。

他从腰间取下小刀,小心翼翼地挑开火漆,展开信笺,刘词苍劲的字迹瞬间映入眼帘。

信中内容不长,却字字如惊雷: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不留情面地在每个人身上刻下痕迹。

刘词如今却被病魔缠身,生命之火在风中摇曳,似乎随时可能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