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二战场(1 / 2)

十国风华 洱月 1186 字 6天前

他猛地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荒诞的念头——乱世之中,能者建功本是常理,自己怎能因他人得志而心生怨怼?官家重用杨骏,不也同样给了自己待命的机会吗?

可沉郁的情绪终究难以消散,他起身走到帐门口,望着远处杨骏营地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想来正忙着清点战利品、安抚降兵。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内侍的脚步声,伴随着高声传旨:“官家有旨,宣赵匡胤即刻入御帐议事!”

赵匡胤心中一动,沉郁稍减——官家此刻召见,莫非是有差事托付?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快步朝着御帐方向走去……

……

赵匡胤快步掀帘而入,便见帐内已然聚着几人——翰林学士窦仪手持文书立于案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正俯身盯着舆图,武胜节度使侯章则负手而立,神色专注。

他不敢耽搁,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赵匡胤,拜见官家!”

“快起来,不必多礼!”

郭荣正站在舆图主位,见他到来,当即笑着抬手招呼,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道:“赵都虞候来得正好,快过来一同商议——眼下滁州已破,接下来的关键,便是拿下寿州!”

赵匡胤应声起身,走到舆图旁。

只见舆图上“寿州”

二字被红圈重点标注,旁侧还细致绘出了寿州城外的水寨与壕沟,显然是经过了细致探查。

郭荣指尖落在寿州水寨的位置,目光扫过帐内众人,沉声道:“寿州城防坚固,刘仁赡又死守不出,此前几次强攻都未能奏效。

如今杨骏已拿下滁州,可从东南方向牵制寿州援军,咱们这边,得换个打法。”

他手指指向水寨壕沟的西北角,语气愈笃定:“依朕之意,可派人将这处壕沟挖开,引淮河之水灌入寿州水寨——南唐守军多依水寨布防,一旦水势上涨,他们的营寨、粮草都会被淹,军心必乱,到时候咱们再趁机攻城,定能事半功倍!”

帐内众人闻言,纷纷俯身细看舆图。

窦仪抚须点头:“官家此计甚妙!

寿州水寨依壕沟而建,若引淮水灌入,水寨必破,唐军失去屏障,寿州城便成孤城,此乃以水为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韩令坤也附和道:“末将也觉得可行,只是挖沟引水需得隐秘行事,避免被唐军察觉,否则他们提前加固水寨,计策便难奏效了。”

郭荣目光转向侯章,语气带着信任:“侯节帅,你久镇一方,治军严明,此事便交给你如何?你率领所部人马,即刻前往寿州水寨附近,暗中组织兵士挖开壕沟,务必做到悄无声息,待水势上涨后,再与攻城大军呼应。”

侯章当即上前一步,拱手领命:“臣遵旨!

定不负官家所托,三日之内,必能挖开壕沟,引淮水破敌水寨!”

郭荣听完侯章的领命,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随即从舆图上的寿州移开,转向一旁待命的赵匡胤与韩令坤,语气陡然变得急促而果决:“赵都虞候、韩都指挥使,寿州水攻之事,有侯节帅坐镇,朕放心得很,此事便交给他全权处置即可。”

他手指在舆图上迅滑动,最终落在“扬州”

二字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方才斥候传回急报,扬州城内唐军主力多被调往淮南前线,眼下城内兵力空虚,防备薄弱——这是咱们拿下扬州的绝佳时机!”

赵匡胤与韩令坤闻言,眼中同时闪过惊喜。

扬州乃南唐在江淮的重镇,若能一举攻克,不仅能切断南唐对淮南的粮草补给,更能动摇南唐军心,比在寿州与刘仁赡死耗更具战略意义。

二人当即上前一步,屏息等待郭荣的命令。

“朕命你们二人,各率一万精锐骑兵,即刻拔营出,直奔扬州!

沿途务必隐蔽行踪,避开南唐的哨探,待抵达扬州城下后,无需犹豫,直接起猛攻——趁他们防备未醒,一举破城!”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切记,进城后不可惊扰百姓,不可滥杀降兵,只需控制府库与城门,安抚民心即可。

扬州乃富庶之地,稳住此地,对咱们后续平定江淮至关重要。”

“臣遵旨!”

赵匡胤与韩令坤齐声领命,声音里满是振奋。

赵匡胤心中更是激荡——此前错失清流关、滁州的战功,让他始终憋着一股劲,如今能领命奔袭扬州,正是他立下奇功、追赶杨骏的好机会,他攥紧腰间佩剑,只待即刻启程。

郭荣看着二人急切的模样,又叮嘱道:“路途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