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韩熙载夜宴图五(1 / 2)

十国风华 洱月 1272 字 6天前

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瞬间又聚焦在杨骏身上。

李从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是没想到“表弟”

会突然提及此事;韩熙载则端着酒杯,指尖轻轻摩挲,神色难辨——似《明月几时有》是这样的名作,杨骏若真能“再创”

,便坐实了“文坛宗”

之名,可若推脱,又会显得先前的《渔家傲》只是偶然得之。

杨骏心中咯噔一下——这“表弟”

看似无心的追问,实则比陈致雍的“自罚认输”

更难应对。

他定了定神,脸上露出从容的笑意,缓缓开口:“公子过誉了,不过,诗词讲究‘情之所至’,今日虽有美酒歌舞,却暂无中秋那般的心境,强行提笔反倒是辜负了雅兴,不如等日后有了灵感,再与诸位共赏?”

杨骏话音刚落,李从嘉的“表弟”

便轻轻挑眉,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哦?既然杨将军暂无心境作诗,那我这里倒偶得一新词,今日恰逢雅聚,想与诸位共赏,也算是为这场夜宴添些趣味。”

不等众人回应,他便抬眸望向厅外夜色,声音清细却字字清晰,缓缓吟出:

“词牌名《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句落地,厅内瞬间陷入安静。

李从嘉眼中满是惊喜,下意识握住“表弟”

的手腕,低声道:“这词……意境这般绝妙,你何时作的?”

韩熙载则放下酒杯,目光在“表弟”

与杨骏之间来回流转,然后惊呼一声:“好词,今日夜宴有此一,可谓足矣!”

杨骏心中更是震动——这分明是当时和相公让他帮忙所做之词,怎么会在他的手里!

不过,如今的场合直接问出有些不合时宜,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面上露出赞叹之色,缓缓拍手:“好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公子这《鹊桥仙》,将男女之情的缠绵与豁达写得淋漓尽致,杨某佩服。”

“哈哈,杨将军过奖了,不知这《鹊桥仙》与杨将军的《明月几时有》相比,孰优孰劣?”

“公子这话问得巧。

《明月几时有》写的是中秋对月的豁达,问的是‘把酒问青天’的苍茫;而《鹊桥仙》写的是七夕相逢的缠绵,藏的是‘久长不在朝暮’的通透。

二者意境不同,好比牡丹与寒梅,一个雍容,一个清雅,哪有什么孰优孰劣?只能说各有千秋,全看赏者心境罢了。”

杨骏的点评既给足了“表弟”

颜面,又不失自身气度,厅内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先前因“比词”

而起的微妙氛围瞬间消散。

李从嘉的“表弟”

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是没料到杨骏会如此从容,随即竟从座位上起身,笑着端起酒杯走到杨骏近旁:“杨将军这番点评,字字在理,比诗词本身更有滋味!

我敬将军一杯,谢将军为这阕《鹊桥仙》正名。”

杨骏起身颔,刚要举杯与他碰盏饮下,却没料到对方敬酒时手腕微微一倾——杯中酒液“哗啦”

溅出大半,不偏不倚洒在他胸前的锦袍上,留下一片深色酒渍,连衣襟都湿了大半。

“哎呀!”

李从嘉的“表弟”

立刻放下酒杯,脸上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伸手就想去擦拭杨骏的衣襟,语气带着歉意:“都怪我一时手滑没拿稳酒杯,竟弄脏了将军的衣衫,实在对不住!”

杨骏心中一动——方才对方敬酒时姿态稳当,不像是会“失手”

的模样,这一泼倒像是有意为之。

但他面上依旧平和,抬手按住对方伸来的手,淡淡笑道:“公子不必在意,不过是件衣衫罢了,晾干便好,不碍事。”

一旁的韩熙载见状,连忙起身打圆场,对着门外高声吩咐:“来人!

快去我内室取一件干净的锦袍来!”

随后转向杨骏,语气诚恳:“夜宴热闹难免有失手,杨将军莫怪。

驿馆离此处较远,若你不嫌弃,先换上我的袍子,总比穿着湿衣舒服些,如何?”

李从嘉也跟着附和:“韩大人说的是,将军快先换件衣衫,莫要着凉了。”

杨骏看着胸前的酒渍,又扫了眼“表弟”

眼底一闪而过的异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