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讨论片酬(314盟主加更)(2 / 3)

bsp;  所以,每年的主竞赛单元,要么是自己人,要么是没听过名字的外国电影,没有一位大师作品,没培养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锐电影人。

    明星和商业是电影节的基础,大师和艺术是电影节的阶梯,没有这个阶梯,电影节成不了!

    很多电影人看不上这个全世界最奇葩的影展,与其说是国际电影节,不如说是华语片大卖场。

    每年,大大小小几十个发布会,在浦西的酒店里粉墨登场。

    逐渐沦为华语片剧组搭台推销的舞台!

    至于报道:记者看明星,观众看明星,主办方看明星…

    主竞赛单元…压根没有人关注竞赛影片的内容。

    甚至连很多电影杂志也不会报道主创的访谈,影评只有寥寥几篇,且找不到令人惊喜的观点。

    唯一值得关注的,大概是一堆导演说一些心里话——当年王小帅炮轰路川、宁昊:他们票房都过亿了,但作为导演,他们都是失败者。他们一定特别羡慕我,因为我可以决定自己的作品。我再穷,我也要死扛,否则人的信念会倒掉,于丹说《论语》的时候说了,信念一旦倒掉是不愉快的!

    神经病一样的言论…逻辑碎了一地。

    票房过亿了?

    所以羡慕你?

    羡慕你什么玩意?

    后来有个产业峰会,业内大佬各种语出惊人,于東就有‘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的暴论…

    王长田也说过‘未来动画电影会占到电影票房市场15%以上!’

    哦,华宜的黄家兄弟没说过啥话——他们已经去电影化了,搞起了房地产…

    ……

    上影节不是在一个地方,开幕式红毯单元在上海大剧院,论坛单元则在上海展览中心。

    距离倒也不算远…

    这也是上影节唯一不错的优点。

    ——任何一个专业的、大规模的电影节,都会将活动场所集中。

    大致分为:开闭幕式场馆、电影放映、交易市场和主题论坛四块区域。

    像戛纳,以卢米埃尔电影宫为中心,所有活动都发生在1000米以内的范围。

    柏林、威尼斯、鹿特丹、圣丹斯包括上影节,场地都集中在一块区域,不求高大上,只求方便。

    抵达上海展览中心,聚集了不少媒体记者,沈言很随意的打了招呼…

    记者问他‘沈言哥待会准备谈什么?’

    “我就一新人,主要负责旁听…”

    “那你对好莱坞占据市场有什么看法?”

    “…这是观众的选择,看什么电影是观众的自由!”

    沈言一边说一边往里走,然后他看到了黄小鸣,立刻道:“小鸣哥在那边,你们去问他吧!”

    然后媒体、记者急匆匆围了过去…

    小鸣哥现在号称内娱第一帅哥,合作的都是大导演、大明星,《血滴子》、《大上海》甚至还要跟唐季礼合作《城市猎人》!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