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日常(33)(2 / 3)

:“之前纪翔跟我说,他想邀请一位女明星,她的团队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只接10亿级别的电影’…”

    “10亿级别的电影?”

    “就是票房十亿的意思…”

    “这个能判断?”

    “我也很好奇…裸眼鉴票房!”说到这,沈言摆了摆手:“演员不能以票房多少作为标准,是不是喜欢这个故事,是不是喜欢这个人物,有没有被故事感染到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票房不重要?”

    “是对于演员来讲…票房当然很重要,但票房并不是唯一标准…”

    ……

    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曝光率决定事业!

    没有持续的作品曝光,再好的演技也可能被埋没。

    特别是对于一些演技不精的,更需要大量实践来打磨。在不同的剧组、不同的角色甚至不同的烂戏中摸爬滚打,本身也是一种艰苦的学习。

    而且,多接戏,意味着收入、行业人脉积累和最基本的观众认知度。

    娱乐圈竞争很激烈的,没有知名度,就没有选择权。

    只有当你拥有最基础的市场号召力和粉丝基础,制片方和投资人才会愿意信任你,给你出演更有艺术深度作品的门票。

    当然,如果战略失误,也可能会误入歧途,陷入窘境。

    比如一些演员拼命接戏,搞了一堆同类化的角色,这就会迅速消耗演员的神秘感和可塑性。

    一旦被市场定型为“霸总专业户”“甜宠剧女主”“屌丝”、“逗比”、“小人物”等,再想跳出这个框格,难如登天。

    观众审美疲劳,平台也会犹豫。

    而且当一个演员频繁出现在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中,也会透支观众对你的信任。

    久而久之,你的名字不再代表“品质保证”,而是“可看可不看”甚至“票房毒药”!

    同时,在高强度、流水线式的拍摄中,演员很容易陷入机械式的表演,失去对生活的观察、对角色的细腻揣摩,最终磨灭了最宝贵的艺术感知力和创作热情。

    这些都是毁掉一个人的过程。

    哦,一带一路电影圆桌论坛…沈言只是旁听,微笑…

    这个更多是政治上的关联,跟电影本身关系不大——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了来自匈牙利、希腊、菲律宾、立陶宛、印度等13个国家的电影节和电影机构代表,共同签订“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合作备忘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节一起,共同推进各国之间电影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沈言回到酒店,收拾了一下,准备离开…

    他得去海南拍摄《载酒堂》了!

    然后接到了施施的电话。

    “你跟谁在一块?”

    “唐焉?”

    有点惊讶——施施跟唐焉的关系始终一般…

    施施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你要不要过来?”

    “还有谁?”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