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蒙古人真来了(1 / 2)

百姓们心说好好的土地,为啥要在上面扣一个如此奇怪的棚子?

难道杨枢计要搭马棚吗?

可是马棚上面都是用瓦片之类的,这样既能遮风挡雨,又能挡住烈日。

如今杨枢计让搭的这个棚子是透明的,里面又闷又热。

太阳一出来,棚顶上还会有水珠,十分潮湿。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棚子是干什么的。

搭完棚子后,杨建国又让他们在大棚里种植蔬菜种子。

百姓们又摸不着头脑了,心说现在还没开春呢,天气还有些寒冷,也不是种菜的时节啊。

这时候种蔬菜,气温太低,蔬菜是长不出来的。即使长出来也活不久。

可杨枢计非要让他们种,他们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在大棚里种满了蔬菜。

后来发生的事让菜农们彻底傻眼了,蔬菜像是雨后春笋般,不断从大棚中生长出来。

外面气温低,关我蔬菜大棚什么事啊。

菜农们怎么也想不通,为啥大棚里种菜就能长出来呢?

他们不知道透光的塑料布非常好的将土地的温度储存起来,大棚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了好几度。

里面的蔬菜长势良好,什么菠菜、生菜、小白菜……都长势喜人。

不过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只要好好干活就行了。

杨建国准备吃点绿色食品,所以温室大棚里的蔬菜就不放农药和化肥了。只用农家肥,这样吃着健康。

他在现代吃的水果蔬菜都是上过农药化肥的,使用过大量科技与狠活。菜上面全是农药残留,用水洗都洗不干净。

如今到了古代,可不能再吃那么多农药化肥了。

杨建国准备把蔬菜大棚打造成纯绿色种植园,必须吃绿色产品才行。

后来温室大棚又扩建了很多,里面种植的蔬菜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足够让古城县百姓都能吃得起菜。

这下古城县彻底好起来了,不但实现了大米自由、鸡肉自由,还实现了蔬菜自由。

杨建国敢说,在大宋,古城县绝对是生活水平最高的县城,古城县的百姓生活质量在宋朝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古城县绝对是这个世界的世外桃源。

除了上述这些民生项目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外。

古城县的道路基建工程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杨建国之前命岳武率领5000个难民在古城县境内修建铁路公路。立志要实现古城县村村通水泥路。

经过这几个月不间断的修建,古城县的道路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原来的土路都消失不见了,全部换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面。

几乎村村都通上了水泥路,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以前古城县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无论是步行还是骑马,或者乘车,都非常不方便,速度也很慢,从村子里去趟县城都要走好长时间。

如今修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马车、牛车在上面跑的飞快。各个村庄的人员经济往来也变得方便多了。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人员往来频繁,也极大促进了古城县的经济发展。

除了公路外,铁路也修建的非常好。

杨建国刚开始计划修一条从古城县到岳家庄,再到野鸭泊的铁路。

如今这条铁路早已经竣工,杨建国的私人火车已经可以在铁路上任意驰骋了。

杨建国本着与民同乐的精神,又让岳武率人将古城县的主要庄子都纳入铁路网络。

然后又从系统商城中买了一个火车头,搭配三节车厢。

今后这些庄子里的百姓就可以乘坐火车了。无论是前往县城还是其他任一村庄,都极大的缩短了行程,方便极了。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就在古城县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杨建国靠炒房子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

一个坏消息突然传来,那就是宋蒙战争终于爆发了。

公元1235年,也就是蒙古帝国窝阔台汗7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派遣十几万蒙古铁骑,从草原南下。分东西两路进攻宋朝。

蒙古人给出的理由是宋朝背盟。因为当初宋蒙结成联盟,南北夹击金国。

金国灭亡后,糊涂又自大的宋理宗不顾大臣们劝阻,执意进军河南,想要收复中原。

结果不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