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文化盗窃者与历史发明家(2 / 4)

华夏文化的背后,总少不了小偷棒子的身影。”

    “更离谱的是,棒子甚至恶意抢注了一些日用品例如‘华子’、‘清岛啤酒’、‘振江陈醋’的商标。”

    “在这些令人恶心的文化剽窃行为背后,人们不禁疑问,为何棒子国对华夏的历史文化这样的‘兴趣深厚’?”

    “这一原因,我们可以从棒子国的历史中寻求答案。”

    “因为历史涉及到领土的合法宣称,各国都是希望历史版图越大越好,历史越悠久越好。”

    “而棒子国,这种建国没有几年的国家,因为没有历史,所以只能给自己找个爹,使自己合理化。”

    “事实上。早期的棒子半岛极其混乱,直到唐高宗帮助新罗灭了高句丽,这才使得这个半岛开始统一,有了国家的雏形。”

    “之后的新罗,高丽以及李氏潮鲜也都一直基于这块土地发展。”

    “虽然这块半岛上的政权不断更迭,但有一点没有改变。”

    “那就是对于中原王朝的上供的决心。”

    “当时的潮鲜半岛堪称亚洲第一孝子,素有‘小中华’的爱称。”

    “正因为如此,中原政权对半岛也是照顾有加,”

    “这种父慈子孝的局面也在大明时期到达了顶峰。”

    “这也让潮鲜半岛产生了自己才是亲生的的错觉。”

    “渐渐地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华夏正统的传承。”

    “以至于后来,清军入主中原。”

    “李氏潮鲜梦想着自己就是华夏正统最后的火苗,担负着振兴华夏的光荣使命。”

    “于是愤然对清朝俯首称臣,继续称臣纳贡。”

    “同时暗地里盘算着如何北伐占据辽东地区。”

    “甚至妄想着干翻大清,入主中原,自己做这天下之主。”

    “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李氏还特地编写了辽东潮鲜是一家的说法。”

    “更是炮制了常白山是潮鲜的祖地的一套说辞,”

    “只是因为大清当时国力强盛,计划并没有实施,李氏也只是敢想不敢做。”

    “可正是这种思想,导致整个潮鲜半岛对整个中原地区都不太友好。”

    大明位面

    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看着天幕中的内容,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来,

    原本以为这李氏能够铭记大明的恩德就足够了,却不想大明的仁慈居然养着一只白眼狼,

    那女真人固然可恨,可这意图背刺华夏,入主中原的小小属国更是让人恨的牙痒痒。

    “哼,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小小番邦居然妄图染指神器,看来这后世的棒子国也是一丘之貉,谋取所谓正统之名,行悖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