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听政(2 / 5)

,圣人尚且忧惧某个武夫突然抽风,引发“兴教门之变”那种事——皇帝被乱箭射死在寝宫,更别说外放武夫单独统领一镇军政了。

    “先给冯行袭封官,再召其入朝么?”坐在旁边的枢密副使杨可证追问道。

    “入朝再封。”

    “嗯。”杨可证一挥而就,然后供奉官走上来,接过公文送往翰林院。

    “再看看这个。”杨可证拢了拢耳边秀发,在文件堆里翻出一份封皱巴巴的信封递给圣人。

    “臣顿首顿首再拜,伏以幽州巢……”圣人中途哑火,眯着眼问道:“这个字念什么?”

    “窠。”杨可证低头看了一眼,解释道:“左思《三都赋》——穴宅奇兽,窠宿异禽——窠,蟲畜聚集之所。”

    “伏以幽州巢窠,暴横不法,骄泰牙军,尤为凶险。虎豹狼熊,情绪汹汹。州县将佐,多休官避祸……望勒亲军五千即日入朝,犬马陛下,平贼内外。惟早复可否,持节幽州军州事幽州刺史并本镇节度使检校太保臣李匡威具表……”

    信是幽州进奏官李抱真提交的。

    为凝聚军心,李匡威再度发起大规模西侵,深入云、代二州抢李克用。李克用率主力北上,与之对峙。到这会,进,迟迟不能击败李克用。退?军士们一番激战什么好处没捞到,只怕今天回到幽州,明天就要杀帅泄愤。

    不信?上上任幽州节度使就是这么死的。

    进退两难间,李匡威奉表入朝,想在长安谋个退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有前往汴州、镇州的使者,找朱全忠、王镕想办法,狡兔三窟嘛。

    “匡威有鲸吞之志,屡引赫连铎与李司徒争代北,双方战斗积年,仇深似海。若是接纳,恐贤妃、李司徒不悦。”见圣人沉思,状似权衡利弊,杨可证提醒道:“再者,幽州兵常年屯边,刀口舔血,收入麾下,一旦不顺心,怕是会作乱。”

    这就是与李克用结盟的弊端了。凡是他的仇敌,你都不能庇佑。

    “礼送幽州进奏官。”抚摸着躺在怀里酣睡的朱邪吾思的脸,圣人做出了决定,道:“告诉他,若事有不谐,可率数百骑驰来京师。”

    李匡威,可以保一保,有利于建设朝廷权威。

    至于岳父怎么想。

    年初给他送种子救春耕之急,上个月应朱邪吾思之请,又派人去买马,前两天又借出去三十万石粮食,短短两个月三次襄助,还是在自己日子也不太好过的情况下,这女婿很厚道了。

    不说投桃报李,岳父要是还为了这事与他闹腾,好意思吗?

    李匡威说的带五千亲军,白送都不要。

    人要有自知之明。

    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李怀仙、朱泚、朱滔,这个大帅那个可汗圣人的,幽州兵见得多了。兴头上来,连李克用、契丹王子都当成兔子搂,你长安天子算老几?没明着造你的反就偷着乐吧。

    “再看看这个。”杨可证又递上一卷羊皮包裹的表文。

    “顿首敬拜致书天可汗:臣等自中受降城而闻,京西北作贼……车驾播越莽荒,国无财用。谨献皮毛两万张、羊一万只、驼一万峰,以舒急切。另供木材三千根,缮宫殿大内,自太原入朝。诚愿发兵两万人,取道振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