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6月龄孩子“交换”知觉发展纪实(1 / 2)

    交换知觉就是孩子把东西交给你,他更希望你再把东西还给他。父母要重视这一点,在交还东西时要明确告诉孩子,该物件有什么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礼上往来"的变通吧!

    1、美妙的音乐玩具

    有些玩具上,打开开关就会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

    "打开我的开关,打开我的开关!"布娃娃、小汽车、景像盒等玩具,都急急忙忙探着自己的头,嚷嚷道:"叔叔阿姨,打开我的开关,打开我的开关,我想成为王喜乐交换知觉训练的器械。"

    我打布娃娃的开关,"祝你生日快乐"的优美旋律,吸引了王喜乐的注意,他把手伸了过去。

    刚进入6月龄,孩子想完全靠自己抓起一玩玩具是困难的。我帮王喜乐抓握好布娃娃玩,当他注意力集中了一会儿,我关掉了开关。

    "王喜乐,布娃娃的肚子玩饿了,"我说道,"把你的好吃的给她吃上一些,她才愿意跟你玩。"

    我从王喜乐手上拿过布娃娃,一边说话一边将西红柿在她嘴上假装吃了几下。然后,换了一个方向,从他身后再次打开开关。

    音乐一响,王喜乐迅速做出了转头动作,并伸手出小手,这样我俩完成了第一次交换知觉的训练动作。

    孩子愿意将东西与别人交换着玩,这是肉眼可见的情商表现。而听到声音后迅速做出反应,这种声音与动作的联动是肉眼不可见的神经高级交换。

    就是前几年科学家也还不明白,这种神经交换是怎么回事,例如夜间飞行的蝙蝠怎么会认得路。

    蒙上蝙幅的眼睛,它照样能避开重重障碍,甚至连拴在房间里的细线也能绕过去-机灵地逃过了罗网。

    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回声探测器,这个谜才得以破解。现在已确认,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嘴里会发生超声波-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微弱的尖细叫声。这种声音一遇到障碍就反射回来,蝙蝠灵敏的耳朵就能"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前面是墙!""有线!""有蚊子!"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很值得深究的情况。

    1、有浓密头发的女性,她们不能很好地传送和反射超声波,易让蝙蝠冲着其飞扑过去。

    2、乒乓球这类项目,球打熟后蒙上眼睛,通过声音也能判断出一些球的线路,并完全进攻或防守动作。

    由此,可以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复杂事物是由简单组合而成。第二,通过训练人也可以产生回声探测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训练交换知觉的时候,既要让他多拿不同种类的东西,还要多变换角度,主动加入"声音"这个变量,多解释给他听,效果会更好。

    2、主动诱惑

    有些孩子总爱静静待着。即使弄出点动静,他也不怎么搭理,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

    门门是我们这排东头住户家的孩子,今年2岁多了。那天我们在院子门口聊天,门门的妈妈对妻子说,你家王老师说得很在理:"我家门门小时宝总是安安静静的,娃娃特好哄,我们还以为自己有福气,傻等着他长大了。认为到一定年龄孩子会自然活跃起来,现在发现门门胆子小的出奇,走路时常摔跤,要早早像你家王老师,主搬着孩子的四肢参与活动就好了!"

    门门胆子小是我们这儿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