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逛勾栏(3 / 4)

掌灯判官 沙拉古斯 3559 字 7天前

    楚禾听得津津有味,徐志穹当即没了兴致,一摆手道:“莫说了,不去了!”

    万花楼就不是什么高级地方,还不敢吃不敢喝,连个唱曲的都不敢要,姑娘还得选个下等的,与其这么抠抠搜搜,还不如一起去勾栏。

    徐志穹道:“到瓦市牡丹棚子看戏吧,今晚有相扑,肖三娘对仇金凤,门券和酒水你出,果子和茶水我请!”

    楚禾连连摆手道:“你有几个钱,果子和茶水还是我出了。”

    “使不得,”徐志穹连连摆手道,“平时兄弟们都照应着我,我也不能总占你们两个便宜。”

    楚禾皱眉道:“这话便是见外了,咱们说什么便宜,这茶水果子我请定了。”

    徐志穹道:“兄弟不缺这两个钱。”

    楚禾道:“这两个钱还就不让你出!”

    杨武在旁插一句道:“小弟时才没听清楚,两位师兄说的是牡丹棚么?”

    两人异口同声:“正是。”

    杨武道:“小弟没记错的话,这牡丹棚的茶水和果子是送的。”

    楚禾和徐志穹闻言,继续争论:

    “这顿还是我请吧。”

    “不能让你破费。”

    “咱们兄弟不计较这些。”

    ……

    最终还是杨武扛下了所有。

    虽说如此,但去一趟勾栏,比去万花楼的开销小多了。

    这是徐志穹第一次去勾栏,在前世,通过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也看过一些对勾栏的描述,很多作品都把勾栏直接写成了不正经的生意,这是一种误解,在大宣,勾栏是剧院,是非常正经的文艺表演场所。

    勾栏源于大宣,也兴于大宣。

    最早的勾栏就是一个瓦棚子,围上一圈栏杆,艺人在棚子中央说书唱曲,客人买一张门券,进棚子里观看。

    时间久了,艺人多了,演出的花样多了,有说书的,说经的,说史的,有耍傀儡的,有演皮影的,还有作勾栏合生,专门吟诗作对的。

    观众越来越多,站在栏杆外面不给钱蹭戏看的也越来越多,勾栏的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周围有了木墙,只有一个门进出,门口有一位伙计,专门售卖门券。

    牡丹棚勾栏的门券只要六十文,但却是后排的末座,连张椅子都没有,只能坐在坐墩上观看。

    杨武好歹也是八品官家的公子,肯定不能坐末座。他掏了两吊钱,交给了伙计,定了前排一张大桌,茶水、果子管够,还有一坛黄酒和几道下酒的凉菜。

    和电视节目一样,勾栏演出也分时段,眼下时候尚早,日场没散,夜场还没开。

    日场,也就是白天的表演节目,多以说书和吟咏为主,正在台上说书的是京城当红的女书匠史慧英,说了一段《白家客栈》,讲的是一个姓白的阴阳师在深山开了一间客栈,终日招待一些妖魔鬼怪住店。

    还别说,这故事挺好听的,徐志穹刚听到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