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瞧着你这肚子不小,几个月了?”
“回皇玛嬷,八个月了。”
石蕴容含笑回答,手下意识地轻轻抚了抚肚子。
坐在下的惠妃这时笑着插话道:“太后娘娘您瞧,太子妃这胎怀相真好,气色也养得不错,瞧这肚子的形状,臣妾瞧着,准是个健壮的小阿哥!”
她语气热络,仿佛只是长辈寻常的关怀和夸赞。
石蕴容转向惠妃,微微颔,笑容得体,
“借惠妃娘娘吉言,若能如娘娘所说,自是再好不过。”
“太子妃福气深厚,定会如愿以偿的。”
惠妃笑道。
石蕴容回以一笑。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看似聊的热络,
然而,殿内其他人都不是傻子,
惠妃是大阿哥胤禔的亲额娘,
而太子前脚刚被弹劾德行有亏、焦头烂额,大阿哥后脚便隐隐有春风得意之势,
此刻惠妃这般热情地夸赞太子妃的胎,言语间还特意点出“小阿哥”
,
落在有心人耳中,难免品出几分异样,
是真心祝福?
还是暗含机锋,提醒众人太子地位不稳,太子妃这一胎至关重要?
荣妃端着茶盏,垂眸不语,仿佛专心品茶,
宜妃则拿着团扇轻轻摇着,眼波在惠妃和太子妃之间转了转,嘴角噙着一丝意味不明的浅笑,
几位年轻的阿哥福晋更是屏息静气,不敢多言,只悄悄观察着这无声的交锋。
殿内一时间静默下来,只闻得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映出些许浮尘,平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微妙与紧张,
太后却恍若未觉殿内那瞬间的凝滞,
她笑吟吟地将目光转向坐在宜妃下的五福晋他塔喇氏,朝她招了招手,语气里带着长辈独有的亲昵和催促:
“老五家的,你和老五也得加把劲儿,多努努力,哀家还等着再多抱个重孙子呢!”
他塔喇氏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到自己身上,
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白皙的脸颊迅飞起两团红云,一直蔓延到耳根,
“皇玛嬷,孙媳、孙媳记下了。”
坐在一旁的宜妃见自己儿子和儿媳被点名,也立刻笑着凑趣,
用团扇虚点了点五福晋的方向,对太后道:
“太后娘娘您可别催得太紧,瞧把这孩子羞的,不过您放心,臣妾也日日盯着他们呢,定让他们早日给您添个白白胖胖的重孙儿!”
太后被宜妃这话逗得朗声笑了起来,
殿内原本那点因惠妃和太子妃对话而产生的微妙紧绷,仿佛被这阵笑声和家常的催生话题给冲散了,
其他妃嫔和福晋们也都很给面子地跟着笑了起来,纷纷出言打趣五福晋,或是说着讨巧的吉祥话,
气氛很快又重新变得热闹而和谐,仿佛刚才那短暂的静默从未生过。
石蕴容也随着众人弯起了唇角,露出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
她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掠过对面笑得一脸慈和,正与身旁荣妃低声说着什么的惠妃身上,
不动声色地端起手边温热的奶茶,轻轻呷了一口,
借着氤氲的热气掩去了眸底深处的一抹深思。
请安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石蕴容也扶着瑞兰的手,往外走去,
寿康宫门口,早已等候在旁的暖轿稳稳地停在那里,杏黄色的轿帷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瑞兰小心地搀着她,走到轿门前,
一旁侍立的王以诚连忙躬身,动作轻巧地打起轿帘,露出里面铺设着厚厚貂皮坐褥的座椅,
石蕴容在轿门前略停顿了片刻,并未立刻俯身入内,
她微微侧,
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掠过寿康宫那庄严的匾额,又扫过宫墙下肃立侍候的太监宫女们,
最后投向远处层叠的琉璃瓦宫殿飞檐,眼神沉静无波,
阳光将她杏黄色旗袍上绣着的福纹映照得泛起淡淡金辉,隆起的腹部在宽松的袍服下依然显眼,
她抬手,轻轻整理了一下略微被风吹动的袖口,
“娘娘,轿内暖炉已经备好了。”
瑞兰在她耳边轻声提醒。
石蕴容这才收回目光,对着瑞兰微微颔,
然后略一低头,扶着瑞兰和王以诚凑上来的手臂,想要入轿,
却不妨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带着几分怯意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