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45(2 / 4)

照顾这只沙狐幼崽。温以宁负责调配食物——用切碎的羊肉混合羊奶,一点一点喂给幼崽;陆则则负责给幼崽换药,每天带着它在毡房外晒太阳。幼崽渐渐放下警惕,会在温以宁抚摸它时轻轻蹭她的手心,也会在陆则进门时摇着尾巴凑上去。

    “你说它什么时候能回到草原啊?”温以宁坐在毡房里,看着幼崽在木箱里扑腾,轻声问。

    “快了,你看它今天已经能站起来走路了。”陆则指着幼崽,语气里带着笑意,“《创世记》里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我觉得这份‘形像’,不仅是外貌,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用这份敬畏,守护每一个生命。”

    一周后,沙狐幼崽终于能正常奔跑了。他们把幼崽带到草原深处,轻轻把它放在地上。幼崽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看他们,然后转身跑进了草丛,很快就消失在视线里。

    看着幼崽远去的身影,温以宁突然握住了陆则的手。他的手心很暖,带着羊毛和牧草的气息,让她的心瞬间安定下来。“陆则,”她抬头看着他,眼神认真,“我发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监测动物,还是讨论生态,都觉得特别踏实。就像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我好像在你身上,看到了对生命最本真的敬畏。”

    陆则的心跳突然加速,他紧紧回握住她的手,声音有些沙哑:“以宁,我也是。我守了这片牧场这么久,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牧场的意义不止是养牛羊,更在于守护每一个‘各从其类’的生命——包括你。”

    那天晚上,他们坐在毡房外的草地上,一起看草原的星空。星星缀满天空,明亮得仿佛触手可及;远处的羊群传来轻微的叫声,像是在和星空唱和。陆则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用羊毛编织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枚用草原玉石打磨成的戒指,戒指上刻着一只小小的沙狐图案:“这是我请牧民的女儿编的,玉石是从草原的河里捡的。我想把它送给你,就像这片草原守护着所有生命,我也想守护你。”

    温以宁接过盒子,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知道,这枚小小的戒指,承载着陆则对她的心意,也承载着他们对这片草原的热爱。

    第三章生命管理,如神赐使命

    随着对牧场生态的深入了解,温以宁和陆则发现,草原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黄鼠依赖牧草生存,沙狐依赖黄鼠生存,狼群又依赖沙狐和羊群生存,而牧民则依赖羊群和草原生存。这种环环相扣的关系,正是“各从其类”的最好体现。

    “《创世记》里说‘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原来这份‘管理’不是征服,而是守护。”温以宁坐在草原上,看着远处牧民赶着羊群走向新的放牧区,轻声说,“我们人类作为管理者,应该做的是维护生态平衡,让每一种生物都能‘各从其类’地生存繁衍。”

    陆则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份牧场规划图:“我打算把牧场分成三个区域,一个区域放牧羊群,一个区域补种冰草,一个区域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样既能保证牧民的收入,也能给黄鼠、沙狐和狼群留出生存空间。”

    为了实现这个规划,他们一起说服牧民调整放牧方式,一起向当地政府申请生态保护资金,一起组织志愿者来牧场参与补种活动。有一次,一位老牧民不愿意把自己的羊群迁出野生动物保护区,对着陆则发脾气:“这是我的牧场,我想在哪放就在哪放!”

    温以宁没有指责老牧民,而是拉着他的手,带他去看保护区里的沙狐幼崽:“大叔,您看这些小沙狐多可爱。如果羊群一直在这放牧,沙狐就找不到食物,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它们了。而且我们在其他区域给您留了更好的草场,羊群能长得更壮,您的收入也不会减少。”

    老牧民看着沙狐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