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了很久,”
霍宁川将一份文件递给沈静文,“最后用了你提议的那个《粉黛》。”
沈静文看着这两个字:“粉”
指草木灰,“黛”
取青黑色之意,既暗合草木灰的色泽,又带着一种东方水墨的雅致韵味。
“‘粉黛’…好。
草木灰本是最朴素的粉,却护住了万千器物的华彩。
质朴无华,守护光华。
这就是我们技术的灵魂。”
专利申请提交的第二天,沈静文将整理好的全套资料用国际快件寄给了索菲亚女士,并附上了一封诚挚的信函和朵朵那张《工坊里的科学家》的彩色复印画。
很快,索菲亚女士的回信到了,言辞间充满了赞许和敬意:
“沈女士,收到贵方详尽的资料和朵朵小姐的画作,我感到无比欣喜和敬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以令人惊叹的高效和专业精神,将一份源于土地的传统智慧,转化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可验证、可保护的现代技术成果!
《粉黛》,多么美妙而富有哲理的名字!
这不仅仅是专利,更是一种文化态度的宣言。
我已将资料转交给我推荐的精品渠道商,他们对贵工坊产品的信心大增,合作细节正在积极洽谈中。
期待‘粉黛’的光华,早日照亮更多角落。”
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但沈静文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
专利是盾牌,是通行证,但真正的力量,在于持续创新和对品质的坚守。
晚上,她走到院子里。
初春的夜风还带着凉意,但已能嗅到泥土苏醒的芬芳和远处棉田新芽的清新气息。
工坊的灯还亮着,里面传来妇女们加班加点、偶尔夹杂着严格按照新规程操作时互相提醒的笑语声。
麟儿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那个被他涂抹了草木灰的笔记本,翻到扉页。
在“奶奶的魔法粉粉”
那行字下面,他又添了一句:
粉黛于心,守拙出新。
光而不耀,泽被远行。
月光下,少年的眼神清亮而坚定。
沈静文揽过儿子的肩膀,望着工坊的灯光和静谧的村庄,心中无比踏实。
盾牌已铸,前路可期。
“粉黛”
之光,将从这小小的村落出,带着泥土的厚重与匠心的温度,坚定地、自信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