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江东来信(1 / 2)

大魏芳华 纸花船 1406 字 4天前

陆抗在建业逗留了一段时间,随后又去拜访了滕胤、吕据两个辅政大臣。

这两个辅政的权力有限,却都是宗室孙壹的妹夫;而孙壹现在夏口,驻地正挨着陆抗。

不料陆抗还未返回武昌,建业又生了一件大事!

大帝做大魏吴王时的王太子、名叫孙登。

而孙登之子孙英,刚被孙峻安插的卧底探知、正在密谋莿杀孙峻!

得知此事,孙峻也是毫不手软,立刻派出校事府的人马,前去捉拿孙英。

孙英闻讯,立刻便在府中自裁了。

这时小虎给潘淑的回信,业已交给了送信来的信使。

那信使就在建业城内,乃因太初宫是在将军府寺的旧址上扩建、至今仍与商市相邻,所以信使离宫城不远,小虎过去也比较方便。

信使显然明白、建业城比石头城更加危险,所在的商铺便没有售卖晋国货物,亦未与北方商贾有什么来往;他也不知道石头城的据点在哪里,平常都是据点的细作、主动来联系信使。

因此即使吴国人抓住了信使,还是难以迅顺藤摸瓜、铲除晋国的奸细据点!

小虎自然没有在信中说东吴生的事,不过只是叙旧、以及一些她们继母女之间的话题。

但是像陆抗离婚、大帝孙子自杀之类的大事,传得市井皆知,信使便把消息带回洛阳了。

书信送到洛阳之时,已是刚入冬的时节。

虽然是写给潘淑的信,但当然会先送到秦亮面前。

隐慈拿着书信到阅门,城门校尉马茂、以及秘书令朱登也来了。

原先大家在相国府的时候,马茂与朱登也参与了诸奸细事宜。

马茂看到东吴奸细传回的消息,不禁惊叹道:“陛下真料事如神也!”

秦亮明白马茂所指;但隐慈、朱登不知,两人都向马茂侧目,神色稍显怪异。

马茂这才转头解释道:“之前吾与诸葛竦觐见,诸葛竦献离间陆抗之计,陛下便提到了陆抗有办法化解、可与张震之女离婚,如今果然!”

隐慈等人这才恍然,终于明白马茂的恭维不算刻意。

马茂惊讶之余一脸佩服,连秦亮也觉得、他不是在故意吹捧。

“我只是随口一说。”

秦亮不以为意道。

这事其实不难猜测,只要比较关注陆抗、细思一下就能想到,正好当时羊祜特意提到了陆抗,秦亮本来就在仔细琢磨此人。

那张氏家里都没人了,只从联姻利弊上看的话、张氏对陆抗已毫无价值;何况张氏之父张震、又是诸葛恪的外甥,刚被孙峻夷灭三族,这下张氏甚至成了拖累!

如果陆抗愿意留着这个妻子、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感情,除非陆抗是一个非常看重女人的情圣。

如今看来,应该不是。

秦亮反倒更重视另一个消息,孙登之子图谋行刺、事自杀。

他想了想便说道:“孙英的事不是偶然,必定还会生。”

因为刚刚提到预言陆抗离婚,马茂似乎对秦亮的判断深信不疑、立刻用力点头,隐慈与朱登也颔沉思。

秦亮转头从桌案旁边拾起了一卷图纸,放到桌面上拉开,便接着说道:“权臣哪有那么好做?那孙峻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功绩,还不如诸葛恪;他的宗室身份比较远,血统也靠不上,故很难让人们诚心服气!

从孙英之事看,恐怕不只一两个人会这么想,孙峻能做权臣、自己哪里比他差?只靠杀人肯定不行,东吴那些人都有私兵部曲、谁是吓大的?万一操作不当搞出内战来,那就更好看了。”

别说孙峻,秦亮当初做卫将军的时候、还不是最大的权臣,照样遇到过不只一次谋莿!

权臣不好当,有条件的话还是直接做皇帝。

隐慈与朱登听罢,先后附和。

客气点说是其貌不扬、实际长得挺丑的朱登沉声道:“陛下乃有上天相助!”

秦亮即位有一段时间了、渐渐习惯了别人说好话,听罢也只是微微点头。

接着他的目光从马茂脸上扫过,朝廷在东吴最重要的卧底、早已跑回来了,正是马茂。

现在混入江东的那些奸细,也就只能打听一些消息、连吴国朝内保密的消息也无从获知,更别说主动去挑起内斗。

因此有些事已没有条件去做,只能看吴国人自己怎么搞!

不过孙峻当权、以吴国此时的形势,确实是个伐吴的好时机!

无论如何,这些情况、至少能增加秦亮的信心。

人们做大事都是需要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