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捷报(1 / 2)

大魏芳华 纸花船 1268 字 4天前

前方战事的消息传到晋阳大城之后,必然会从此地扩散,先就会通传去洛阳朝廷。

不出两天,从晋阳出的信使就到了洛阳。

除了送到门下省的文书,还有几封皇帝的私信。

这些信件自然不能送朝中官署,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来到端门外,接手了此事。

因为此时皇后、后妃以及诸多诰命夫人,都在华林园景阳山那边祭祀祈福,张欢便也不急着回去。

他先去门下省的平章政事堂,旁听了一会大臣们议事,这才回宫。

自从曹魏之后,君臣有感汉朝宦官专权,已禁止宦官参与政事,不过张欢这种宦官,只是旁听一下是没事的。

果不出所料,等张欢来到华林园的景阳山南麓的时候,皇后率众祈福的仪式才刚刚结束。

张欢即便早点过来,也只能等着,他不可能在仪式半途去打搅皇后。

张欢看到皇后与北宫郭皇后在一起,遂趋步上前,恭敬地揖拜,呈上从晋阳送回来的信件。

他弯腰接着说道:“殿下今日敬神,朝廷果然收到了并州的捷报。”

王令君把信件亲自收好,听到张欢的话,立刻投来目光:“陛下已在并州获胜了?”

周围的妇人们都纷纷侧目,注视着宦官张欢,搞得张欢下意识地更加慎言慎行。

这边是建在景阳山腰的一座高台,此时高台下面的人非常多。

不仅来了诰命夫人,但凡有点关系、能被引荐的妇人,都来了不少。

实在是妇人很少有机会参与这样的重大场合,今日又能见到皇后,人们自然不愿错过。

像辛宪英、金乡等贵族夫人当然在场,甚至吴国张昭的后人张氏,因为与华妃孙鲁育交好,也来了华林园。

以及还有散骑常侍吕巽家的妻子、弟媳徐氏等少见的人。

虽然能来皇宫的都是贵妇,但其中也有一些人比较势微,不怎么受关注。

这时只见张欢恭敬地说道:“禀皇后殿下,奴婢在门下省听说,陛下率军入太原郡时,得知了鲜卑可汗拓跋力微正在进攻鸟吾羌,当即神调兵,将力微的兵马堵在了大河西岸。

鲜卑人因此内外不能相顾,邓都督便奉诏进逼盛乐!”

“接着有匈奴北部帅且都侯,勾结鲜卑人,与平城的鲜卑、杂胡等多部联合叛乱,内外合兵威胁雁门郡。”

“且都侯聚众数万,步骑两万多人进攻雁门郡广武,以此威胁前出的晋军各部后路及粮道!

欲以围魏救赵之策,解盛乐之困。”

“于是陛下亲率步骑万余出晋阳,大概在三日之前,于广武县西面大战,将过两倍人数的且都侯叛军大败。

至此形势大定!”

张欢也算能耐,他一个不能干政的宦官,能把刚刚才收到的军情、这么快就说得如此清楚,便已非等闲宦官了。

皇后的美眸中先是隐约有担忧之色,似乎是听到陛下亲率将士、以寡击众的缘故;不过后来她又松了口气,毕竟事情已在三日之前生,无论如何,现在结果是好的。

高台下方的众人则是一片喧哗,起初只是有人先后上禀贺词,后来妇人们都纷纷七嘴八舌地言语,遂变成了这个场面。

“皇帝陛下武功盖世,天下无可敌者,匈奴北部竟然还敢反叛!”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用兵如神!

拓跋氏只要稍有破绽,便立刻落入下风,怎么做都难以扭转形势了。”

“此前还听说并州诸胡的情况复杂,但诸事只能难倒寻常人,一旦陛下亲临,便可在短时间之内奠定大势。”

“有陛下文治武功,重整山河,安宁盛世终于将至。”

“吴国占据半壁数十年,不久之前不也叫陛下收复一统了?并州诸胡还能比吴国地方更大,人口更多吗……”

张氏不过是跟着小虎来华林园凑热闹,她也没有当众说话,本来只是在旁听着。

但忽然有人提到吴国,她便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说话之人。

她来洛阳还没两年,大多人自然都不认识,包括刚才提到吴国的人。

不过那人旁边的辛宪英,张氏是认识的。

辛宪英的打扮比较朴素,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

乃因辛家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家族,宪英也很有名气。

连张氏这样外地来的,都很容易听别人提起。

辛宪英很敏锐,察觉到张氏的目光,也转头看来。

这时身边有个年轻妇人凑过去,在辛宪英耳边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