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与百姓个共鸣者唯有重八(2 / 3)

”扶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赵惊鸿冷笑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瞥了扶苏一眼,“你觉得,我跟张良说的父母官,是什么意思?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扶苏蹙眉思索,思考许久,不由得陷入沉默。

    赵惊鸿见状,不由得冷笑一声。

    他毫不客气地说,这个时代,压根没有真正的父母官,有几个人是真正为百姓考虑的?

    几乎没有!

    因为从商周到如今,真正掌权的,是贵族阶级,是士族阶级,不是百姓!

    真正了解百姓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朱重八!

    重八之后,华夏就断了脊梁。

    “为人父母者,皆为子女考虑,为官者,处处为百姓考虑,为百姓干实事者,则为父母官也!”

    “可能,能够做到的人,非常少。”

    “你觉得是为什么?”赵惊鸿看着扶苏。

    扶苏思索许久,最终还是摇头,“扶苏不知。”

    赵惊鸿道:“因为,他们出身并非百姓,就如同你,如同张良,如同蒙恬蒙毅,如同李斯冯去疾,他们并非出身寒微,而是出身贵族。他们从小便锦衣玉食,无法与百姓共鸣。”

    “若非上郡途中走这一遭,你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究竟什么样。”

    “所以,他们不了解,更无法产生共鸣,更不会设身处地地为百姓考虑。”

    “就算他们要为百姓做什么,也要考虑一件事情。”

    “何事?”扶苏问。

    “成本!”赵惊鸿道。

    “成本?”扶苏蹙眉。

    “对!成本!”赵惊鸿道:“就像商贾购置货物,出售货物一样,一切都在为成本考虑,为利润考虑。他们为百姓做事,也在考虑这些。”

    “付出的成本是多少,获得的回报是多少。”

    “所以,他们不会像咱们一样,不计成本地去为百姓付出。而且,经济情况也不允许这么做。”

    “咱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也是因为咱们有火炉和石涅的收益作为支撑,才能够做到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中,你学到了什么?”赵惊鸿突然问。

    扶苏愣了一下,突然有种小时候读书,被老师提问的感觉,顿时紧张了起来。

    他赶紧思考。

    片刻后,扶苏弱弱地道:“要赚钱,才能够支撑你所要做的事情?”

    “没错!”赵惊鸿点头,手指敲了敲桌面上的竹简,“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笔经济账。”

    “咱们在上郡这么大张旗鼓的做这些事情,始皇肯定会知道的。”

    扶苏有些尴尬,“我前些时日,就给父皇上了一封奏疏,希望父皇可以为天下百姓考虑,成为一个‘父母官’。”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