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陶谦的心思(1 / 2)

两只酒杯轻轻一碰,清脆的响声在压抑的书房里回荡,宣告着兖州士族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暴,选择了与黄巾余孽截然不同的道路——坚守与对抗。

因此赵云三人领十万大军去了兖州,最大的对手就是这支从豫州跑去兖州的黄巾余孽,还有就是当地的那些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士族们。

当兖州方向战云初聚时,东方的徐州,却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州治郯城的刺史府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陶谦那张愈发枯槁、写满惊惶的脸。

自打从青州狼狈逃回,得知袁绍兵败身死、其子率众归降刘轩的消息后,这位年迈的刺史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日夜缠绕着他的心神。

“完了……全完了……”

陶谦枯瘦的手指神经质地敲击着案几,发出空洞的哒哒声,浑浊的眼睛里全是绝望。

“袁本初四世三公,拥兵数十万,尚且落得如此下场……我徐州……我陶谦……”

陶谦猛地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呕出来。

侍女慌忙递上温水,却被他烦躁地推开。

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

一名斥候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进大堂,声音带着哭腔:“报——!大人!探、探马急报!吕布……吕布亲率二十万大军,已出青州,先锋距我徐州边境已不足百里!”

“噗——”

陶谦一口鲜血再也压抑不住,猛地喷在身前的案几上,点点猩红刺目惊心,身体剧烈摇晃,若非左右亲随眼疾手快扶住,几乎瘫倒在地。

“二……二十万……吕布……”陶谦喘着粗气,脸色灰败如死人,“刘轩……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巨大的恐惧过后,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和对晚景的极度渴望占据了他的心头。

陶谦本无逐鹿天下的雄心,只想守着徐州这一亩三分地,做个太平刺史,安享晚年富贵。

如今,这卑微的愿望也被冰冷的现实碾得粉碎。

吕布的二十万虎狼之师,足以将他和他的徐州碾成齑粉。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陶谦挣扎着坐直身体,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求生的疯狂与算计。

“必须……必须找个人来顶住这滔天巨浪!”

一个身影迅速浮现在他脑海中——素有仁德之名却根基浅薄的刘备,刘玄德!

“快!快去请刘玄德速来!就说……就说本刺史有要事相商,关乎徐州存亡!”陶谦几乎是吼出来的命令,声音嘶哑而急迫。

刘备很快便奉召而至。

当他踏入略显压抑的刺史府正厅时,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

陶谦竟亲自在厅门口相迎,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那笑容甚至带着几分刻意讨好的意味。

“哎呀呀,玄德!你可算来了!快请上座!看座!”

陶谦亲自上前,殷勤地拉着刘备的手臂,将他引到厅中仅次于主位的上席坐下,动作亲昵得让刘备心中暗自诧异。

要知道,以往陶谦虽待他客气,却也保持着刺史的矜持与距离。

“陶公相召,备岂敢怠慢。”刘备不动声色地拱手行礼,坐姿端正而恭敬。

“来人!上茶!把我珍藏的雨前龙井沏上来!”

陶谦高声吩咐,随即转头对刘备嘘寒问暖,语气关切得近乎肉麻。

“玄德啊,住得可还习惯?军务繁杂,甚是辛劳吧?若有任何短缺不便之处,尽管直言!在这徐州,只要我陶谦能办到的,绝无二话!定让玄德宾至如归!”

刘备心中警铃微作。陶谦这般超乎寻常的热情,绝非无因

因此刘备面上保持着谦和的笑容,拱手道:“陶公厚爱,备感激不尽。一切安好,劳陶公挂心了。”

“安好就好,安好就好啊!”

陶谦连连点头,脸上笑容依旧,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只见陶谦端起侍从奉上的香茗,却只是沾了沾唇便放下,仿佛那茶烫得难以下咽,长长地、沉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瞬间显得更加佝偻苍老,脸上的笑容也如潮水般褪去,只剩下无尽的悲凉与疲惫。

“哎……”又是一声长叹,陶谦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望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