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 好可怕(八千)(1 / 12)

百无禁忌 石三 10996 字 13天前

    无人知晓“夺命法”出自正州东南的一场民变。

    波及两府七县,数十万贫苦百姓。

    这地方原本就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

    朝廷的赋税已经很重了。

    一年辛苦到头,地里刨出来粮食,七成都要交上去。

    剩下的也就勉强够一家人的口粮。

    有时候到了青黄不接的月份,还得挖野菜、剥树皮,和仅剩的一些粮食混在一起充饥,才能熬过去。

    可那一年,附近的山里发现了铜矿。

    想要开矿,于是又加了一笔“矿捐银”。

    逼得大家伙实在没活路。

    各乡里群情激昂,一开始还只是聚集在县衙前请命。

    可地方官被吓破了胆,躲在衙门里不肯出来。

    百姓们的诉求得不到回应,就越来越激动,地方官一看这情况,一边自己卷了银子从后门跑路,一边立刻下令衙兵镇压暴动!

    最终酿成了一场绵延两府七县的浩大民变。

    及至朝廷派兵镇压,彻底肃清动乱,当地的百姓已经有一半死在了这场乱局之中。

    这中间有一个重要事件,便是某县的义兵攻破了当地的一座大姓坞堡,擒获了大姓一家和知县,以及县衙内一众书吏、幕僚。

    严刑拷打审问之下才得知,朝廷根本没有加派什么“矿捐银”。

    甚至这铜矿,地方上都不曾上报朝廷。

    也就是说,朝廷对这一切压根不知情。

    地方上想要开矿,开矿就需要银子。

    谁也不可能出这些银子。

    那怎么办?

    就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这些蛀虫胆大包天!

    于是官吏和地方大姓勾结,官府加税、大姓包税征收。

    所谓的大姓包税还是从前朝传下来的。

    官府将某地的税收交给某个大姓,比如应收五千两银子。

    那么六千两包给大姓,大姓收多少他们不管。

    只要最后大姓交上来六千两就行了。

    得知真相的百姓们怒火冲天。

    都是皇明子民,都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你们就不把我们当人,随意欺压,不给人活路?

    凭什么同人不同命?!

    此时朝廷大军已至,将他们团团围住。

    义军生路已绝。

    朝廷统兵的大将同情义军,遣使劝降,言说只要将知县和大姓安全送出来,便可以接受他们的投降。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