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求助,金陵聚居点的危机(1 / 2)

第121章求助,金陵聚居点的危机

他猛地并拢双腿,抬起右手,向林毅敬了一个华夏的军礼。

黝黑的脸上充满了庄重和无比的尊敬。

林毅看着安德烈认真的样子,微微怔了一下。

随即,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接着郑重地抬手,给安德烈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刻,无需多言。

安德烈这才放下手,欣喜若狂地接过盒子,大声道:“谢谢您,总教官,这是我莫大的荣誉!”

他抱着盒子,几乎是蹦跳着下了台,引得台下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随后,其余的外国学员也依次被叫到名字,上台领取了这份意想不到的、代表认可与纪念的珍贵礼物。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融入集体的温暖。

仪式继续进行,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热烈。

当最后一名学员怀抱装备,带着属于自己的那句嘱托回归队列时,夕阳恰好为这支新生的力量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林毅回到主席台中央,目光缓缓扫过台下这一张张年轻、坚毅、此刻更仿佛被淬炼过的面孔。

他没有再进行长篇大论,而是直接笑着说道,“交换你们手中便携式探测仪的联络编码吧。”

“从今天起,你们不仅是战友,更是一个整体,是彼此最值得信赖的后背。遇到问题,优先互相探讨,思想的碰撞往往能产生最绚烂的火。”

随后,林毅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当然了,如果你们实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

所有学员都抬起头,期待地看着他。

林毅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编码:“也可以来问我。我的联络编码是:08060910。”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兴奋的低呼和迅速记录的声音。

总教官竟然直接公开了他的联络编码。

结业仪式在夕阳将要完全沉入地平线时结束。

学员们怀抱着盛装装备的红盒,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换着联络编码,讨论着未来的规划,直到教官们催促,才登车返回。

夕阳将最后的光辉投射在这片废墟之上,照耀着这群刚刚毕业、装备一新的年轻源武者,今晚之后,他们就要各回来处,将东锋的火种,带往各地。

短暂的培训已经结束,而他们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那枚小小的东锋徽记,将作为他们共同的印记,伴随他们踏上未来的荆棘与荣耀之路。

——

在仪式结束后,林毅也大部队一同返回营地。

此外,还有被他选中的十余名学员。

这些人基本上是根据他观察,更适合留校作为教员路线的学员,毕竟人各所长,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战斗路线。

对于这些人的留校,林毅此前已经私下里询问过他们的意见,皆是欣然应允。

此时的基地,“东锋集训营”的旧牌匾已被悄然取下。

虽然新的“东锋源武军事学院”的牌子尚未挂上,但空气中已然弥漫着一股焕然一新的气息。

车辆驶入时,能看到不少工程车辆和技术人员已经开始进场,测量规划,为安装那三台新到手的深空源能凝聚仪做前期准备。

按照总参紧急下发的方案,扩建工作将即刻启动。

原本的第二批800人的集训营学员明日便会抵达这里,直接转为军校第二期学员。

而面向全国全军紧急扩招的2400名学员,也将在三天内完成初步筛选,陆续报到。

届时,这座刚刚诞生于战火之中的集训营,将迅速膨胀为一所初具规模的军事院校。

“效率还算不错。”

林毅看着窗外忙碌的景象,心中暗自点头。

高层的决心和行动力,通过这雷厉风行的安排清晰地表露无遗。

他走下车,对身后那十余名新晋“教员”简单交代了几句,让他们先去熟悉环境,准备明日开始参与一部分基础辅导工作。

众人领命而去,个个神色紧张又兴奋。

处理完这些,林毅正琢磨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先去找那已经抵达、正在安顿的800名二期学员,给他们先上点开胃小菜,提前感受一下东锋的教学风格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聂昌正快步向他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林校长。”聂昌用了新的称呼,语气正式,“刚接到总参转来的紧急通讯。金陵市大型聚居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