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精神贫瘠与社会联结的断裂;过度强调虚无则会造成行动瘫痪;而脱离现实的抗争又容易沦为空洞的姿态。
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达成,而是需要持续调整的过程,要求不断的自省与校准。
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建立自己的价值尺度。
当外部参照系失效时,意义只能源于个体的判断与选择。
这要求深刻的自我认知:明确什么才是真正触动内心的体验,什么是值得坚守的原则,什么是甘愿承担的责任。
这种内在尺度的建立不是封闭的自我确证,而是在与世界互动中不断检验、修正的开放过程。
它既需要真诚面对内在真实,又要保持对外部现实的清醒认知。
或许,存在的意义从来就不在于找到确定的答案,而在于持续不断的追问本身。
在感官体验的强度中,在虚无深渊的凝视下,在尊严行动的坚持里,每个人都以整个生命作为对存在之谜的回应。
这种回应因其真诚与勇气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冷漠的宇宙背景下,人类以有限的意识、短暂的生命,持续追问无限与永恒的问题,这行为本身就构成了最深刻的生存悖论。
存在的尊严正维系于这永恒的追问与不懈的探索之中,在虚无的背景下书写着属于人类的精神史诗。
创作日志:心疼眼睛。
(坚持的第00482天,间断9天;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于中国内陆某四线半大城市)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