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种精神的自我和解。
这种和解并非懦弱的妥协,而是一种洞察世事沧桑后的内在释然,是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面向未来可能性的心灵转向。
它是对“疲劳”
本质的领悟,是寻求心灵安宁与精神重生的必经之途。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土地承载着欲望,欲望驱动着行动,而行动又在历史的漩涡中不断塑造着新的土地关系与欲望形态。
个体深嵌于这循环往复的结构之中,感受着来自历史、土地、欲望的多重压力,经历着精神的“疲劳”
。
唯有洞察这结构的本质,理解驱动其运行的复杂力量,并在深刻的自省中寻求越仇恨与执念的智慧,生命才能在历史的轮回与欲望的潮汐中,寻得一丝喘息之机,获得面向未来的、更为澄澈的生存勇气。
这勇气,源于对生命韧性的确认,更源于放下重负后心灵的澄明。
创作日志:爷爷昨晚走了,守夜一晚。
今天吊唁。
(坚持的第00509天,间断10天;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于中国桃都)
hai